首页> 中文学位 >CR假体与PS假体置换治疗中重度膝骨关节炎的短期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6h】

CR假体与PS假体置换治疗中重度膝骨关节炎的短期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估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假体(CR假体)和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PS假体)治疗中重度膝骨关节炎的短期临床效果及两者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7年10月因膝骨关节炎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总医院骨科中心关节外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依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选取73例(78膝),其中CR组37例(37膝),PS组36例(41膝),统计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失血量及术后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西安大略和麦马思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及术后下肢力线情况等评估两组患者膝关节术后早中期临床效果,采用36条目健康调查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结果 73例(78膝)患者病例资料齐全,术后获得完整随访,CR组和PS组围术期失血量分别为(581.12±256.09)ml和(761.42±366.42)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分别为(93.95±7.82)度和(99.56±6.20)度,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膝关节本体感觉相关的西安大略和麦马思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分别为(28.70 ±5.99)分和(31.87 ±7.00)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术后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术后下肢力线恢复情况等各早期指标在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除PS组1例发生切口浅层感染,1例腓总神经损伤外,余患者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外科治疗成人晚期中重度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其中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假体可明显降低围术期隐性失血量,保留膝关节本体感觉,提高术后早期从事日常生活的能力;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可明显提高早期(术后1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但术后3月,两类假体间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没有明显差异。两者在缓解关节病痛、改善关节功能及恢复下肢力线等方面均取得满意效果,且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