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招贤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6h】

招贤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目 录

Contents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 工作量统计

2 区域地质

2.1 区域构造与成矿背景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矿产

3 矿区地质

3.1 矿区地质背景

3.2 矿区地层

3.3 矿区岩浆岩

3.4 矿区构造

3.5 矿体特征

3.6 矿石特征

3.7 矿化阶段划分

3.8 金的赋存特征

4 硫化物主微量元素

4.1 黄铁矿、黄铜矿元素分析测试方法

4.2 黄铁矿元素组成特征及意义

4.3 黄铜矿元素组成特征及意义

4.4 小结

5 同位素地球化学

5.1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

5.2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5.3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6.1 成矿物质来源

6.2 成矿流体特征

6.3 成矿时代

6.4 成矿模式浅析

6.5 存在问题及建议

7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 谢

展开▼

摘要

招贤金矿床位于胶东金矿的集中分布区——胶西北地区,是近年来的新勘探区,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目前对矿床成因的认识较为薄弱。本文在地质事实的基础上,利用元素地球化学对矿床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的来源及性质进行了判别,取得了一定的认识:(1)招贤金矿床可划分为四个矿化阶段,由早至晚分别为:粗粒黄铁矿—石英—钾长石阶段、黄铁矿—石英—绢云母阶段、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石英—方解石阶段;(2)黄铁矿S/Fe、Fe/(S+As)显示,招贤金矿床形成于中-深部,黄铁矿较低的Co含量显示,金矿床形成于中低温的成矿环境中,与Au/Ag比值的分析结果一致,黄铁矿Co-Ni、Co-Ni-As图解表明,矿床的形成与岩浆活动、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成矿流体以岩浆流体与变质流体为主,地下热卤水也参与了成矿;(3)黄铁矿流体包裹体He-Ar同位素分析表明,金成矿期流体具有壳幔混合的特点,同时还有一定量的大气饱和水,成矿末期的流体则以地壳流体为主导;(3)在金成矿期,由早至晚,黄铁矿硫同位素值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虽然硫源可能存在差异,但整体显现出岩浆硫的特征,这暗示着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中生代岩浆岩,各矿化阶段δ34S整体偏高,可能与富34S的成矿流体有关;(4)矿石的U-Pb年龄为(142±2)Ma,结合邻区切穿脉体的年龄认为金成矿年龄应为142~116Ma之间。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成矿模式为:在岩石圈减薄、地幔物质上涌的地质背景下,岩浆热液、变质热液等成矿热液携带金质向张脆性断裂体系中侵位,并在适宜的条件(中低温、富硫)下形成金矿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