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局域网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研制
【6h】

基于局域网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研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引言

1.1课题目的和意义

1.2数字视频监控的现状和进展

1.3系统主要功能与结构

1.4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数字图像压缩编码的主要方法简介

2.1数字图像编码的主要方法

2.1.1熵编码

2.1.2经典的图像编码方法

2.1.3新兴图像编码技术

2.2图像压缩的国际标准

2.2.1静止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2.2.2视频压缩国际标准简介

第三章视频编解码标准及其选取

3.1常用视频编解码标准

3.1.1H.261建议

3.1.2 MPEG-1数字电视标准

3.1.3 MPEG-2数字电视标准

3.1.4 MPEG-4多媒体应用标准

3.1.5 MPEG-7建议草案

3.1.6 H.263/H.263+建议简介

3.1.7 H.26L建议简介

3.2 H.263+建议

3.2.1 H.263+的内容和特点

3.2.2 H263+的主要技术

3.3编码标准的选择

第四章基于H.263+的编解码算法的实现

4.1系统编解码部分概述

4.1.1算法简介

4.1.2系统编解码流程

4.2系统编解码各部分的实现

4.2.1帧内/帧间编码模式的选择

4.2.2运动补偿的实现

4.2.3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实现

4.2.4全零DCT的预先判决

4.3 MMX技术用于编解码器的加速

4.3.1 MMX技术介绍

4.3.2 MMX技术在视频压缩中的应用

4.3.3 DCT的MMX优化

4.3.4运动补偿的MMX优化

4.4编码系统的实验结果

第五章传输模块的实现和多线程的使用

5.1 Windows环境下的网络编程接口

5.1.1 TCP/IP网络和编程接口

5.1.2 Socket编程的基本原理

5.1.3基于MFC的Winsock的编程

5.2多线程技术

5.2.1多线程简介

5.2.2 Visual C++中多线程技术的实现

5.3用多线程和Winsock实现传输模块

5.4系统软件编程时的一些建议

5.5实验结果及结论

结束语

附录A系统编码方框图

附录B发送端流程图

附录C接收端流程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该文通过分析设计,提出了一种低比特率视频传输系统的软件实现方案.首先将从图像采集卡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编码压缩,然后将压缩后的码流通过局域网传输远端计算机,由对方计算机实时显示和存储.整个系统主要功能由几个独立的模块实现,它们是:图像采集模块、压缩编码模块、通信模块和解码显示模块.各个模块工作在独立的线程,这些线程通过事件对象来实现同步和共享数据.视频图像的压缩编码以及网络传输是该系统中两项关键技术.考虑到系统的视频压缩率,该系统的编解码核心算法采用符合甚低比特率视频编码国际标准H.263+建议.通信模块采用网络编程接口winSoek,完全支持TCP/IP协议.采用DirectX技术显示图像,提高了图像显示速度.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多缓冲区多线程软件结构.它可以使编码、传输、解码同时进行,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图像传输效率.在与另一压缩标准MPEG-4 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我们选定H.263+建议作为该系统视频压缩的标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