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颈椎间隙高度与椎体高度比值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6h】

颈椎间隙高度与椎体高度比值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通过观察测量颈椎X线侧位片上椎体与椎间隙高度,分别计算出各椎间隙在不同位置上的高度与下位椎体相应部位高度的比值,为临床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结论:运用椎间隙高度与下位椎体高度比值法来描述颈椎间隙的高度,避免了因拍摄方法等许多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差异,能够得到更准确,更客观的结论,为临床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放射学评价方法.椎间隙高度与椎体高度间的比值比较恒定;各间隙的前缘、中线、后缘比值明显不同,中线最大,前缘次之,后缘最小.男性较女性的均值稍高,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文结果对临床颈椎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价及术后随访提供了客观依据.颈椎病患者椎间隙变窄以前缘为著,其中以C<,4/5>、C<,5/6>为主且变窄明显,与正常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C<,2/3>、C<,3/4>、C<,6/7>椎间隙也有变窄现象,但在平均值上,与正常值无显著性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