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月庄遗址后李文化石制品的初步研究
【6h】

月庄遗址后李文化石制品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插图目录、附表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一、导论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三、月庄石制品的类型学分析

四、微痕分析和残留物分析

五、同时代遗址及文化的比较分析

六、结语

图版

主要参考书目

致 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本文在对资料分类、整理的基础上,把月庄遗址与同一文化内其他遗址及同时代其他文化进行了广泛的比较,基本上明确了月庄遗址的相对年代,Ⅰ区应该处于后李文化的晚期阶段,而Ⅱ区年代更晚,有可能已进入北辛文化时期。关于月庄遗址早期石制品的总体特性,应该是以本地的后李文化因素占绝对优势,比如其出土了后李文化特有的石支脚,无足磨盘的比例较高等,对于其中少量的有足磨盘,通过考察其在遗址内部的发展序列,并与后李文化其他的早期遗址进行比较,但未能发现其本地起源的线索,那么最大的可能应该是受到了其西部“有足磨盘文化圈”的影响。总体来说,月庄遗址的创造者还应该是后李人,只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与西部的裴李岗文化发生了文化交流,才呈现出目前的文化特征。在石制品的制作和加工方面,我们认识到月庄遗址先民加工石制品的流程。对石制品的使用则充分反映出人类对于环境的能动适应,磨盘非常高的双面使用比例显示了当时磨盘的珍贵程度及制作难度。因而人们通过双面使用来减少磨盘的消耗。而磨棒的使用则较为随意,这与当地磨棒的石料较丰富是有密切关系的。对于石锛,则是通过微痕分析给出了功用和使用方式的判定,而不仅仅是由形态来臆断其功能。并且通过此次微痕观察,发现了使用痕和磨光痕的区别,这是磨制石器微痕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而我们此次微痕观察的认识具有数据库的意义。 本文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月庄遗址的基本状况,包括遗址的地理位置、历年进行的调查发掘情况等,重点介绍第三次发掘的情况。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新石器时代石制品的研究现状及本文所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程序。 第三部分对石制品进行类型学分析,并得出一些初步认识。 第四部分采用微痕分析和残留物分析对这批石制品进行研究。用实证性的数据对一些石制品的功能有了更为准确的判定。 第五部分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与同一文化内其他遗址和同时代其他文化进行比较,对月庄遗址的性质有了更为全面的把握。 第六部分为结语,对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做出了阶段性的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