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6h】

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应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各项灌注参数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探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研究52例符合标准的孤立性肺结节的多层螺旋CT灌注表现,52例中恶性结节32例(腺癌15例,鳞癌11例,鳞腺癌2例,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转移瘤l例),炎性结节12例,其余良性结节8例(结核球6例,错构瘤2例)。采用16层螺旋CT机,首先行常规平扫,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至肺底。然后行灌注成像扫描,选取病灶最大径平面行灌注扫描,当病灶直径3~4cm时层厚选用5mm,当病灶直径小于3cm时,层厚选用2.5mm。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浅静脉以4ml/s流速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50ml(300mg/ml),分别于注药开始后10s、70s、130s、l90s4个系列对靶层面进行同层动态扫描。第一系列扫描30次,扫描时间为0.5s/圈,间隔时间为0.5s;第二系列扫描11次,扫描时间为1s/圈,间隔时间为2s;第三、四系列各扫描4次,扫描时间为1s/圈,间隔时间为6s。最后行常规增强扫描,扫描范围及参数同常规平扫,对比剂用量50ml,注射速率3ml/s,于静脉团注对比剂后延迟35s扫描。 首先记录结节的强化形式,然后将扫描数据传输到AW4.2工作站,应用CT perfusion-3软件,选取最大血容量区域作为感兴趣区(ROI)进行分析,获得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分别测量病变相应的强化峰值(PH),峰值时间(TTP),血流量(BF)、血容积(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渗透性(PS),并得到灌注参数功能图。 结果:肺内恶性、炎性与良性结节的平均TDC形态明显不同,恶性结节TDC表现为速升缓降型,炎性结节TDC表现为速升速降型,良性结节TDC表现为平缓型。 恶性结节多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炎性结节多表现为均匀或周围强化,良性结节多表现为不强化或周围强化。 恶性结节的PH、BF、BV、MTT、PS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TTP值低于良性结节,良、恶性结节各项灌注参数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间BV、TTP、MTT、PS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H无统计学差异(P=0.093,P>0.05),BF值亦无差异(P=0.137,P>0.05):良性结节与炎性结节PH、TTP、BF、BV、MTT、PS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 在所有恶性、炎性结节中,以BV≥7为恶性结节阈值,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63%、66.67%、87.88%、72.73%、84.1%;以PS≥15为恶性结节阈值,则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75%、83.33%、93.75%、83.33%gl 90.1%;当以PS≥1 5且同时BV≥7作为恶性指标时,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75%、91.67%、96.77%、84.62%和93.12%。 结论: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即能提供孤立性肺结节的形态学信息,又能提供结节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质诊断和鉴别诊断。

著录项

  • 作者

    马晓峰;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马祥兴;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445.3;
  • 关键词

    孤立性结节; 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