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聊城市彭楼灌区运行管理体制及水资源合理配置技术研究
【6h】

聊城市彭楼灌区运行管理体制及水资源合理配置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彭楼灌区基本情况与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第三章彭楼灌区运行管理体制研究

第四章彭楼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技术研究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聊城市彭楼灌区是一处大型跨省跨流域调水引黄灌区,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和冠县境内,渠首彭楼引黄闸位于河南省范县。由于灌区刚刚建成,灌区管理粗放,管理水平低,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主体多,关系复杂,相互制约,灌区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效益低下。灌区自身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而入鲁引水流量规模小(30立方米/秒)、控制灌溉面积大(200万亩)、节水工程少,更加剧了灌区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针对此种情况本文开展了彭楼灌区运行管理体制及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以期达到提高灌区运行管理水平,提高灌区水资源有效利用率,提高灌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 运行管理体制方面: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灌区管理体制改革中提倡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灌区管理模式与确保灌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价制度改革理论,深入分析彭楼灌区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灌区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适合彭楼灌区的“灌区管理委员会+专管机构+用水户协会+农户”的运行管理机制,同时也指出了灌区运行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方面:本文研究采用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建立了具有三层谱系的灌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模型目标函数是合理配置有限水资源,使灌区总效益最大。具体在灌区总供水量不足的条件下,将灌区可调配的水资源(黄河水)最优地分配给不同的子区,再由子区将所得水量和自产地面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最优地分配给不同的作物,各种作物在获得一定灌溉水量后,将水量在不同生育阶段进行合理分配,从而确定水资源合理分配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