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立违抗性行为障碍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6h】

对立违抗性行为障碍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调查对立违抗性障碍(OppsitionalDefiantDisorder,ODD)的现状,探讨对立违抗性障碍的行为特征,分析对立违抗性障碍的影响因素。 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济南市某小学1-5年级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儿童基本状况调查表(自行设计)、DSM-IV-TR破坏性行为障碍诊断量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分别对儿童心理行为特征、儿童个体素质、家庭因素、学校社会环境进行评定。根据DSM-IV-TR破坏性行为障碍诊断量表筛查出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进行对照,分析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结果:1)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总体阳性检出率为7.14﹪,其中男孩阳性检出率为8.33﹪,女孩阳性检出率为5.96﹪。 2)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 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的行为特征:ODD儿童注意缺陷症状量表各条目均分均高于正常组儿童,差异具有极显著性(t=3.67~7.95,p<0.001)。各项症状的发生频度均高于正常组儿童(精确概率法卡方检验,p<0.001)。ODD儿童多动症状量表各条目均分均高于正常组儿童,差异具有极显著性(t=2.96~6.24,p<0.001);各多动症状的发生频度均高于正常组儿童,差异具有极显著性(精确概率法卡方检验,p<0.001)。 Rutter儿童行为特征:ODD儿童违纪行为因子均分及神经症行为因子均分均高于正常组儿童,具有极显著性差异(t=5.07~8.75,p<0.001);ODD儿童Rutter异常行为发生频度均高于正常组儿童,差异具有极显著性(精确概率法卡方检验,p<0.001)。 Achenbach儿童行为特征(CBCL):ODD男孩的抑郁、交往不良、强迫、多动、攻击性因子均分均高于正常组儿童,差异具有极显著性(t=3.90~4.40,p<0.001);分裂样、体诉、违纪因子均分均高于正常组儿童,差异具有显著性(t=2.85~3.37,p<0.05);ODD男孩的分裂样、交往不良、强迫、多动症状的发生频度均高于正常组儿童,差异具有极显著性(精确概率法卡方检验,p<0.001)。ODD女孩的抑郁、社交退缩因子均分均高于正常组儿童,差异具有极显著性(t=3.38~3.57,p<0.001);多动、攻击性、残忍因子均分均高于正常组儿童,差异具有显著性(t=2.18~3.30,p<0.05);ODD女孩的体诉、攻击、残忍症状的发生频度均高于正常组儿童,差异具有显著性(精确概率法卡方检验,p<0.05)。 3)儿童对立违抗性行为障碍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个体因素:与正常组儿童相比,ODD组儿童的睡眠状况差、适应能力差、意志力薄弱、自信心不足、自尊心低,差异具有极显著性(X2=16.51~38.95,p<0.001);生活自理能力差,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X2=17.94,p<0.01);食欲差,精力不充沛,差异具有显著性(X2=6.19~8.22,p<0.05)。 家庭因素:与正常组儿童相比,ODD儿童家庭人均收入低,差异具有极显著性(t'=5.25,p<0.001);家庭成员不和睦、父母收入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低、对孩子的考试不关心、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不满意、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态度不良,差异具有显著性(X2=17.11~29.36,p<0.05);有精神病家族史的比例高,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精确概率法卡方检验,p<0.01)。家庭环境中FES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组织性因子均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2.33~-0.24,p<0.05);矛盾性、独立性因子均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3.20~3.23p<0.05)。 学校因素:与正常组儿童相比,老师对ODD儿童管理松懈、ODD儿童伙伴关系不良、在校总体表现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发言不积极、学习兴趣低、学习不认真、完成作业情况差、学习成绩差、消极应对失败的考试,差异具有显著性(X2=5.70~34.62,p<0.05)。 结论:1)对立违抗性行为障碍的总阳性检出率为7.14﹪。其中男生阳性检出率为8.33﹪,女生阳性检出率为5.96﹪。 2)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为: 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的行为特征,多动症状量表各条目均分及各症状发生的频度均高于正常儿童,差异具有显著性;注意缺陷症状量表各条目均分及各症状发生的频度均高于正常儿童,差异具有显著性。 CBCL行为特征,ODD儿童与男孩的分裂样、抑郁、交往不良、强迫、体诉、多动、攻击性、违纪因子均分均高于正常儿童,差异具有显著性;分裂样、交往不良、强迫、体诉、多动异常行为的发生频度均高于正常儿童,差异具有显著性。女孩的抑郁、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残忍因子均分均高于正常儿童,差异具有显著性;体诉、攻击、残忍异常行为的发生频度均高于正常儿童,差异具有显著性。 Rutter行为特征,ODD儿童违纪行为因子分、神经症因子均分均高于正常儿童,差异具有显著性;Rutter异常行为的发生频度均高于正常儿童,差异具有显著性。 3)对立违抗性障碍的影响因素包括:①个体因素,如食欲、睡眠、精力、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意志力、自信心、自尊心等;②家庭因素,如家族精神病史、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养育方式和态度、家庭成员关系、亲子关系、家庭学习环境等;③学校环境,如在学校的表现、对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对考试的态度、伙伴关系、老师管理是否严格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