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11年亚洲女排锦标赛中日韩泰四国技战术对比分析
【6h】

2011年亚洲女排锦标赛中日韩泰四国技战术对比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2011年9月15日至23日在中华台北举行的第16届亚洲女排锦标赛,经历了9天的激烈角逐,中国女排凭借自身的实力夺得了冠军。中国女排在小组赛中战胜了朝鲜、印度、哈萨克斯坦,在复赛中战胜了伊朗、中华台北,在1/4决赛中战胜了越南,在半决赛中战胜了韩国,在决赛中战胜了日本,经过激烈的争夺,我国女排以仅负两局的成绩夺得冠军,日本女排夺得亚军,韩国女排夺得季军,泰国女排夺得第四名。我国女排终于在六年后夺回亚洲杯冠军,并且取得了世界杯的参赛资格,为伦敦奥运会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再一次用实力捍卫了中国女排在亚洲的霸主地位。
   本文以参加第16届亚洲女排锦标赛的中国女排、日本女排、韩国女排、泰国女排为研究对象,运用录像统计法、对比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中韩、中日、韩泰、泰日四场17局比赛中的进攻技战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女排与日本女排、韩国女排、泰国女排在身高、体重、年龄、扣球高度、拦网高度等身体基本情况相比,中国女排的身体素质处于亚洲领先乃至世界强队水平之列。但在小球串联,乱球处理方面略显不足,跟中国女排的年龄结构较轻有关系。
   2、在技术方面,发球,中国女排的发球成功率较高,但发球质量还有待于提高,中国女排不应放弃跳发但应重视跳发球的稳定性这是在以后的训练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拦网,中国女排凭借身高等优势的拦网技术发挥的效果较好,得分也高于其他三强;扣球,中国女排的扣球成功率高于其他三强;传球,中国二传手的传球质量还有待于提高。
   3、在战术方面:四号位强攻仍然是各国重要的得分手段,中国女排的两位主攻手的得分能力也较在大奖赛中的表现有所提高,但是在得分率和失误率方面略逊与韩国女排主攻手金延璟;在快攻方面,中国女排与日本女排、韩国女排、泰国女排的快攻种类都是以2号位的背飞、背快为主,3号位快球、近体快、短平快为辅,但中国女排参与战术跑动的人数较少,其他三强的主攻均参与战术跑动;2号位强攻与后排攻是中国女排的软肋,无论从运用数量、得分、人数方面均少于其他三强女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