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牙槽骨缺损不同材料修复后对正畸牙移动的实验研究
【6h】

牙槽骨缺损不同材料修复后对正畸牙移动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大鼠牙齿在倍骼生和烧结的羟基聚磷酸钙钠2种不同修复材料充填的牙槽骨缺损修复区的移动情况。客观评价在2种不同修复材料充填的牙槽骨缺损修复区能否产生牙齿移动,并比较2种不同修复材料充填的牙槽骨缺损修复区和正常对照侧在牙齿移动距离以及牙周组织改建情况上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选择44只6周龄健康的Wistar雌性大白鼠,体重(190±10)g,SPF级(无特定病原体动物),随机分为倍骼生充填组和烧结的羟基聚磷酸钙钠充填组2组,每组22只。用2﹪盐酸氯胺酮腹腔注射行全身麻醉后,用必兰在上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区行局部浸润麻醉。于该区先行粘骨膜翻瓣术,再用电机裂钻低速钻孔,在上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造成牙槽骨缺损区(长×宽×深为3mmx2mm×2mm),按组在缺损区分别填入2种材料(倍骼生和烧结的羟基聚磷酸钙钠),大鼠上颌左侧作为正常对照侧。待充填术后12周,每组随机处死2只大鼠,制作牙槽骨缺损修复区组织学切片,行光学显微镜观察牙槽骨缺损修复区与正常骨之间的成骨情况,并在剩余40只大鼠上颌双侧安装正畸加力装置牵引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每2周加力1次。安装正畸加力装置后8周,即充填术后20周,处死全部大鼠,制作上颌两侧包含第一磨牙的牙周组织磨片,测量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制作牙齿牙周联合切片,观察2种材料牙槽骨缺损修复区成骨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充填术后12周组织学观察:倍骼生充填组的牙槽骨缺损修复区新骨已形成,呈均一的骨组织,与正常骨组织之间无明显界限,但密度低于正常骨组织,并可见倍骼生颗粒吸收后留下的少量腔隙:烧结的羟基聚磷酸钙钠充填组的牙槽骨缺损修复区新骨已形成,但密度低于正常骨组织,新骨周边有类骨质,类骨质与材料间界限模糊,材料与骨组织融合为一体。 2.充填术后12周安装正畸加力装置后,2种材料充填的牙槽骨缺损修复区均可进行牙齿移动。 3.充填术后20周牙齿牙周联合切片观察:可见倍骼生充填组的牙槽骨缺损修复区新骨呈完全均一的骨组织,与周围正常骨之间无明显界限,密度较12周时稍高,但仍低于正常骨组织,新生骨的束状骨较正常骨少,细胞成分较多;烧结的羟基聚磷酸钙钠充填组的牙槽骨缺损修复区新骨呈完全均一的骨组织,与周围正常骨之间无明显界限,密度较12周时稍高,但仍低于正常骨组织。 4.安装加力装置后8周,即充填术后20周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制作剩余40只大鼠上颌左右两侧磨片,倍骼生充填组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的距离平均(x±s)为(1.52±0.26)mm,烧结的羟基聚磷酸钙钠充填组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的距离平均为(1.55±0.20)mm,正常对照侧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的距离平均为(1.54±0.26)mm。经多样本均数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3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5.充填术后20周牙齿牙周联合切片牙周膜测量:2组大鼠切片上均可见压力侧牙周膜变薄,牙周膜纤维形态不规则,牙周间隙变窄;张力侧牙周膜增厚,牙周膜纤维拉伸变长,牙周间隙增宽。倍骼生充填组大鼠右侧第一磨牙根尖牙周膜宽度在压力侧平均(x±s)为(58±2)μm,张力侧平均为(114+6)μm;烧结的羟基聚磷酸钙钠组大鼠右侧第一磨牙根尖牙周膜宽度在压力侧平均为(54±2)μm,张力侧平均为(116±7)μm;正常对照侧第一磨牙根尖牙周膜宽度在压力侧平均为(55±3)μm,张力侧平均为(119±8)μm。经多样本均数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6.充填术后20周牙齿牙周联合切片破骨细胞计数:倍骼生充填组第一磨牙牙槽骨受压侧破骨细胞数(x±s)为(8.7±0.4)个;烧结的羟基聚磷酸钙钠组第一磨牙牙槽骨受压侧破骨细胞数为(8.9±0.8)个;正常对照侧第一磨牙牙槽骨受压侧破骨细胞数为(9.0±0.6)个。经多样本均数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3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2种材料充填的牙槽骨缺损修复区可以进行正畸牙齿移动。 2.2种材料充填的牙槽骨缺损修复区的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及牙周组织受正畸力后的改建情况,均与正常对照侧无显著差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