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民日报》、《经济观察报》、《京华时报》金融危机报道比较研究
【6h】

《人民日报》、《经济观察报》、《京华时报》金融危机报道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选择三份报纸为研究对象的理由

(二)选择2008年11月份为研究阶段的原因

(三)研究范围及研究空间

二、研究方法及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三家报纸“金融危机”报道的新闻价值分析

一、报道对时效性新的发展

二、报道凸显了重要性这一核心要素

三、接近性特征的有效把握

四、人情味在报道中的作用

第二章新闻来源与体裁对比分析

一、新闻来源分析

二、新闻体裁的对比分析

第三章 内容侧重点的对比分析

一、“政策报道”的特点分析

(一)政策公告

(二)政策解读

二、“分析预测”报道的特点分析

(一)趋势预测

(二)金融危机对行业影响

(三)金融危机对老百姓影响

三、“各方反应”的特点分析

第四章对都市报经济报道的一点思考

一、做好经济新闻的二次开发、增加深度报道的数量

二、以市民为本位,贴近百姓生活

三、提高记者专业素养,增强作品原创性

四、看问题要专业,谈问题要业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 谢

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此次金融危机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随后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以出口导向型为主,所以各个行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国内众多媒体均无一例外的给予高度重视,进行了大量报道。本文从众多报纸中选取了《人民日报》、《经济观察报》、《京华时报》这三份有代表性的报纸,对它们2008年11月份关于金融危机的报道进行内容对比分析与数据统计,试图找出它们在金融危机报道过程中体现出的不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为都市报经济报道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章讨论了三家报纸在金融危机报道中对新闻价值的追求,主要是以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即时间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人情味为线索,探讨三家报纸的报道在新闻价值方面显示出的共性和个性。 第二章对三家报纸金融危机报道的体裁、新闻来源进行分析。对比发现,相对于《人民日报》、《经济观察报》,《京华时报》的报道体裁中消息所占比重过大,缺乏深度报道,在新闻来源方面主要依赖于新华社,自采新闻比重小。 第三章侧重报道内容的比较分析,通过政策报道(政策公告与政策解读)和分析预测(原因分析、影响分析、趋势预测、各方反应等发面)得出三家报纸在报道中体现的不同特点。《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在金融危机报道中关注的是危机下国家方针政策的变化,报道中政策解读居多。《经济观察报》作为专业类经济报纸,自身的定位必然决定了其重视经济形势的分析预测。《京华时报》虽然定位于都市市民,但报道以简单的政策公告为主,在政策解读、影响分析、各方反应等方面没有体现出对老百姓应有的重视。 第四章是在前三章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都市报经济报道的发展思路。主要从做好经济新闻的二次开发、增加深度报道数量;以市民为本位,贴近百姓生活;提高记者专业素养,增强作品原创性;看问题要专业,谈问题要业余这四个方面提出一些都市报经济报道可借鉴的意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