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烟台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经济负担调查研究
【6h】

烟台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经济负担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2007年和2008年烟台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及流行趋势,研究2008年本市手足口病流行的优势毒株,对2008年病例进行经济负担的回顾性调查,综合探讨手足口病的各项防控措施,对防制效果进行初步评价,为下一步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全市两年的疫情资料,描述其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建立部分重点病例个案调查数据库,收集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采集部分住院病例的粪便样本进行病原学分型;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市抽取1398例2008年病人,通过设计好的调查问卷进行经济负担的调查。 结果:2007年烟台共发病3644人,总发病率53.80/10万,发病率居前三位的是莱阳市、芝罘区和海阳市,发病率分别为106.99/10万、98.52/10万和73.37/10万,三地合计发病数2165例,占全市的59.41%;发病率居后三位的是长岛县、莱州市和牟平区,发病率分别为0、3.81/10万和18.50/10万,三地合计发病数131例,占全市的3.59%。2008年共发病2713人,总发病率39.91/10万,与2007年相比显著下降25.55%。发病居前三位的是莱山区、福山区和开发区,发病率分别为124.59/10万、98.60/10万和96.77/10万,三区合计发病690例,占全市的25.43%;发病后三位的是莱州市、栖霞市和牟平区,发病率分别为8.07/10万、11.86/10万和13.22/10万,三地合计发病数220例,占全市的8.11%。2007年全市发病集中位于北部和南部,2008年南部区域发病明显下降,发病集中到了东北部的几个市区。2007和2008年全市手足口病男女发病比为1.59:1和1.70:1。2007年发病年龄组高峰位于3—4岁,2008年发病年龄组高峰位于2—3岁,两年发病人群均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其中散居儿童病例均高于托幼儿童。2007年发病高峰为6月,2008年发病高峰为5月。2007和2008年手足口病呈高度散发状态,2007年手足口病病例分布在全市139个乡(镇、街办),占乡(镇、街办)总数的93.92%,2008年手足口病病例分布在全市141个乡(镇、街办),占乡(镇、街办)总数的95.27%。2007年全市共出现聚集病例161起,涉及病例818例,占2007年总发病例数的22.45%,2008年全市共出现聚集病例131起,涉及病例650例,占2008年总发病例数的23.96%,2008年托幼机构出现的聚集病例起数明显减少。住院病例病程中位数7天,发热病人占53.6%,以低热和中等度热多见,手、足、口、臀部位皮疹所占比例分别为86.60%、82.94%、58.71%和36.92%。皮疹以多部位皮疹多见,单纯手部、足部皮疹少见。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为EV71和CA16的混合流行,优势毒株为EV71。 经济负担调查显示,门诊病例平均费用为566.12±167.92元,住院病例平均费用为1807.02±815.38元,两例重症病例总费用分别为25880元和54400元。住院病人一次、二次、三次及以上就诊的比例分别为71.54%、25.40%、3.06%。农村病人首次到私人诊所、乡村级医院、县市级以上医院的就诊比例分别为6.54%、43.59%、49.87%,5月23日之前,到乡村级医院就诊为主,占62.5%,23日之后,到县市级以上医院就诊为主,占64.91%。 自2008年5月2日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之后,烟台市更加重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防控工作措施更规范、更到位,从两年的发病情况看,2008年的发病人数和发病率明显降低,2008年托幼机构聚集病例较2007年明显减少,可以说明2008年所采取的综合防控工作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结论:2008年发病范围扩大,但疫情严重程度下降。疫情高发地区,经过一年流行后,第二年发病明显下降,而周围低发地区次年疫情会明显上升。高发人群首先是散居儿童,其次是托幼儿童。夏秋季为流行高峰,2008年高峰提前一个月,但峰值降低。2008年流行的优势毒株为EY71。提示2009年应重点关注2007和2008年连续低发的龙口和栖霞。通过调查结果估计计算,2008年烟台市手足口病全年总的经济负担大约为279.26万元,住院病人经济负担高于门诊病人,一旦转为重症病例,负担更重。城市病人负担高于农村,3岁以下儿童费用高于3岁以上。定点医院规范就诊是防止发生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关键。在全市落实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综合防控工作措施是有效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