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RGB原理的地震多属性显示技术研究与应用
【6h】

基于RGB原理的地震多属性显示技术研究与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CONTENTS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目标

第2章 基于RGB的地震多属性显示原理

2.1 常规地震剖面显示方法

2.2 基于RGB原理的地震剖面显示方法

2.2.1 RGB三基色原理概述

2.3.2 基于RGB原理的地震剖面显示方法

第3章 基于RGB原理的地震多属性显示技术

3.1 用S变换实现时频变换

3.1.1 S变换的定义

3.2 用最小二乘法实现频谱分解

3.3 实现一道地震数据的RGB绘图

3.4 二维剖面的RGB多属性显示实现

第4章 地震剖面软件Seismic Section Viewer的设计

4.1 地震数据的格式

4.2 用INTViewer开发包来实现地震剖面的显示

4.2.1 INTViewer介绍

4.2.2 INTViewer解析地震数据

4.2.3 INTViewer绘制地震剖面

4.3 软件体系架构

4.4 功能实现

4.4.1 基本功能实现

4.4.2 基于RGB多属性显示的功能实现

第5章 RGB多属性显示技术应用

5.1 地震时频分和数据显示应

5.2 地震多属性数据显示应用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地震属性显示总结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地震属性相关知识,并讲述了国内外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及进展。在对地震属性显示的研究中,传统的做法是将某种地震属性显示在一张剖面图上进行分析研究。在常规地震剖面显示技术中,波形显示技术以波形信号的原始图形显示,这样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但反映界面起伏的直观性较差。变面积剖面显示技术能够反映界面的形念,直观性强,外形与地质剖面接近,其缺点波的动力学特征不清。变密度剖面显示技术能够直观地反映界面形态变化,但不如小如变面积显示的剖面反射层次清晰。通过波形剖面显示与变面积、变密度的结合显示技术不但可以很好的直观反应界面状态,而且可以突出地震波的动力学特征。
   然而,在进行复杂地层分析时,尤其要借助包括频率属性的多种属性的特征来进行地震解释时,以上几种方法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而基于RGB原理的地震多属性显示技术则很好的将多种属性融合显示,使得地球物理工作者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多属性综合分析。基于RGB原理的地震多属性显示技术巧妙地利用RGB三基色来映射低频、中频和高频所表示不同地震属性,从而将多种属性融合显示在一张地震剖面图上。
   利用时频分析将时间域的地震数据转换为频率域,然后根据预定义的RGB基函数加权去逼近不同时刻的频率数据分布,从而达到从地震数据中提取出的三种属性。把这三种属性的分量分别用红绿蓝的颜色值来表示,绘制到地震剖面图上,这样就形成了RGB多属性显示的地震剖面图。利用RGB多属性剖面图,可以很方便的分析和观测红绿蓝所表示的不同属性。将多属性运用到实际的地震解释工作中,将很大程度的提高解释效率和准确率。
   本文还介绍了基于RGB原理的地震多属性显示技术的软件实现过程。利用INTViewer高性能地球物理软件开发包,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常规地震剖面的显示。在RGB剖面图显示初期,出现了放大图像到一定程度后,出现马赛克现象。利用双线性光强插值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最后,本文总结了各种地震属性显示技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指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