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树突细胞DC-LAMP和DC-SIGN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
【6h】

树突细胞DC-LAMP和DC-SIGN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文目录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分化、真皮浅层炎细胞浸润和血管增生扩张为基本病理特点。目前主要在免疫紊乱、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和微血管增生异常等方面研究其发病机制,较一致的观点认为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的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免疫紊乱与银屑病发生、发展及反复发作密切相关。皮损中的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是银屑病病发生的关键,同时有树突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参与,共同构成银屑病的免疫发病过程。
   树突细胞具有激活静止T淋巴细胞必需的所有特性,未成熟树突细胞具有较强的摄取和加工抗原的功能,成熟的树突细胞具有较强的递呈抗原功能。树突细胞与T淋巴细胞在银屑病免疫机制中的关系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树突细胞的成熟标志DC-LAMP(DC-lysosomal-associatedmembraneprotein,即CD208),是溶酶体相关膜蛋白(LAMP)家族的成员之一,其功能与树突细胞内MHC抗原复合物的加工和胞内运输过程有关。Dc-SIGN(dendritic-cellspecificICAM-3grabbingnon-integrin,即CD209),是新发现的一种特异性表达在树突细胞上的C-型凝集素,调节树突细胞的多种免疫功能,在激活T淋巴细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DC-LAMP和Dc-SIGN是调节树突细胞与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的两个关键因子。
   研究目的:检测DC-LAMP与DC-SIGN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的表达,观察其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与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及相关性,探讨DC-LAMP与DC-SIGN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研究方法:利用RT-PE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33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和11例正常皮肤组织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DC-LAMP、DC-SIGN的表达与定位。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定量分析寻常型银屑病组织皮损与正常组织中DC-LAMP与Dc-SIGN的表达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PCR结果显示银屑病组和正常组皮肤均扩增出符合要求的目的片段,银屑病组DC-LAMP、DC-SIGN的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皮肤组。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处DC-LAMP的阳性表达位于角质形成细胞的基底层、棘层和真皮树突细胞的胞浆中;DC-SIGN的阳性表达位于基底层、棘细胞层角质形成细胞和真皮树突细胞的胞浆、胞核中。DC-L,AMP及DC-SIGN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C-LAMP与DC-SIGN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r=0.368)。
   结论:①DC-LAMP表达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真皮浅层树突细胞的胞浆中,其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②DC-SIGN表达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真皮浅层树突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其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③DC-LAMP与DC-SIGN在银屑病皮损的高表达呈正相关,提示DC-LAMP和DC-SIGNP可能具有协同刺激T淋巴细胞活化的作用。④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表达DC-LAMP、DC-SIGN,参与皮损内T淋巴细胞继续活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