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多元化演进研究
【6h】

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多元化演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文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自然垄断

1.2.2 产业

1.2.3 自然垄断产业

1.2.4 市场结构

1.2.5 多元化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2 理论与文献评述

2.1 产业组织理论与自然垄断产业发展

2.1.1 马歇尔冲突

2.1.2 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

2.1.3 有效竞争理论

2.1.4 可竞争市场理论

2.1.5 规制俘获理论

2.2 自然垄断产业市场化问题研究

2.2.1 制度变革与自然垄断产业发展

2.2.2 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的市场结构多元化塑造

2.3 简要评述

3 自然垄断市场结构的终结与市场结构多元化重构

3.1 “一元化悖论”与自然垄断市场结构的终结

3.1.1 自然垄断产业:一元市场结构

3.1.2 自然垄断市场结构的“一元化悖论”

3.1.3 自然垄断市场结构的终结

3.2 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多元化重构的可能性

3.2.1 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多元化变革的可能性

3.2.2 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的多元化演进

3.3 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多元化变革的合理性

3.3.1 前提假设

3.3.2 自然垄断市场结构下的价格、产出与社会福利水平

3.3.3 多元化市场结构下的价格、产出与社会福利水平

3.3.4 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多元化重构的合理性分析

3.3.5 结论

3.4 自然垄断产业多元化的途径与市场结构重构模式

3.4.1 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多元化变革的途径

3.4.2 自然垄断产业多元化市场结构重构模式

3.5 本章小结

4 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多元化演进与多元化极限

4.1 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演进模式:“楔形市场进入”

4.1.1 理性状态下的自然垄断产业“楔形市场进入”

4.1.2 “楔形市场进入”模式下的市场进入策略与时机

4.2 制度变革与自然垄断产业“有效”市场结构多元化

4.2.1 自然垄断产业“有效”市场结构多元化的基本准则

4.2.2 制度调整与市场结构多元化的有效性

4.2.3 自然垄断产业“有效”市场结构多元化

4.3 基于博弈视角的自然垄断产业多元化极限与厂商数量调整

4.3.1 寡头厂商的市场竞争行动策略与多元化极限确定原则

4.3.2 纯寡头市场厂商独立行动下的多元化极限与厂商数量调整

4.4 本章小结

附录

5 电力产业市场结构演进: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

5.1 经验与教训:发达国家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

5.1.1 英国电力产业市场化:成功的正面典型

5.1.2 美国电力市场重组:失败与成功并存

5.1.3 经验与启示

5.2 中国电力产业市场结构多元化重组

5.2.1 中国电力产业发展历程与改革方向

5.2.2 中国电力产业市场结构重颦

5.2.3 中国电力产业发电侧市场结构变化

5.3 本章小结

6 中国电力产业的“低效”市场结构多元化

6.1 中国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效果

6.1.1 中国电力产业的总体发展

6.1.2 中国电力产业的市场绩效

6.1.3 中国电力产业的制度错位

6.2 中国电力产业市场结构多元化中的利益集团博弈陷阱

6.2.1 中国电力产业的利益集团博弈陷阱

6.2.2 完全信息下的自然垄断产业利益集团两阶段动态博弈

6.2.3 动态博弈分析:自然垄断产业利益集团博弈陷阱

6.3 中国电力产业市场结构多元化的有效性评判与政策建议

6.3.1 中国电力产业市场结构变革的有效性评判

6.3.2 政策建议:中国电力产业“有效”市场结构多元化

6.4 本章小结

7 简要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简要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自然垄断产业不宜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但现实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使得传统自然垄断产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传统一家独占的自然垄断市场结构逐步被侵蚀,自然垄断产业存在引入竞争的可能性与需求。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发达国家纷纷对传统自然垄断产业进行改革,积极引进和不断强化市场竞争的力量,市场结构多元化重构成为目前各国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一种趋势。以电力产业的市场化改革为例,既有英国电力改革的典型成功经验,也有美国加州电力市场改革失败的惨痛教训。在各国自然垄断产业市场化改革以及国内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力、电信、铁路等传统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的市场化改革也纷纷展开。
   市场结构多元化重组是当今各国自然垄断产业市场化改革的首选方式,其目的是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提高产业效率、配置效率与社会福利,而有效竞争的形成需要结构完善且有组织的市场。本文认为,仅具有多元厂商的市场结构外衣但不能或难以形成有效市场竞争的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变革不是真正的市场结构多元化,外在的结构需要内在的制度做保障。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化改革追求的是外在结构上的多元主体与内在合意制度保证下的竞争相融合的多元化市场结构。
   文章以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调整作为研究主线,在分析自然垄断市场结构的终结以及多元化重构可能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分析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演进,提出了“楔形市场进入”的自然演进模式与路径,提出并论证了自然垄断产业市场化改革的“有效”市场结构多元化,指出了市场结构调整与制度变革配合的重要性。最后,将理论发展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电力产业改革作为典型案例,在借鉴发达国家电力市场改革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分析中国电力产业引入竞争的市场结构多元化演进轨迹,考察市场化改革后电力的产业发展状况、市场绩效及其存在制度错位的问题,对当前中国电力产业的市场结构多元化重塑改革作出评价。
   根据以上研究思路,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
   第一章首先根据现实自然垄断产业发展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命题;接下来,为避免可能的误解,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对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内容、技术路线以及主要创新点进行了简要说明。
   第二章梳理了产业组织理论对自然垄断及自然垄断产业变革与市场结构演进问题的认识与发展,简要总结了自然垄断产业发展中政府规制、产权结构变革与竞争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性等问题的相关文献,通过对理论与文献的简要评述,引出本文所研究的问题。
   第三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传统自然垄断市场结构存在的理由,指出自然垄断产业的一元市场结构存在的弊端,自然垄断市场结构在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同时,可能会引起社会福利的巨大损失,即存在“一元化悖论”,传统的自然垄断市场结构不稳定。接下来,从理论发展和现实支撑两方面分析了多元化市场结构出现的可能性,指出自然垄断市场结构的终结和多元市场经营主体重构是自然垄断产业发展的必然,论证了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多元化重构的合理性,描述了市场结构调整的可能途径以及OECD对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重组的五种模式。
   第四章从经济条件变化引起的厂商市场进入出发,抽象出理想条件下自然垄断产业市场结构调整与多元化自然演进的经济机制--“楔形市场进入”;逐步放松前提假设,指出制度变革与市场结构相匹配对多元化调整的重要性,提出了自然垄断产业“有效”市场结构多元化的概念及其四个基本判别准则;然后,基于博弈视角,分析了厂商的市场竞争策略对非自然垄断领域厂商数目调整的影响机理,指出为防止市场失灵带来的过度进入,政府仍不能放弃对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进入规制。
   第五章以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作为典型案例,对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结构演进与变革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对比分析英国电力市场结构多元化改革成功的正面典型与美国加州电力市场结构重组失败的反面教训,研究了发达国家电力产业市场结构多元化的有效性与重组中的问题;其次,考察了中国电力产业的市场结构演进进程与市场结构多元化重塑改革,以经验数据为基础,对改革后的市场结构状况作出评判。
   第六章对中国电力产业的市场结构多元化重塑改革作出评价。本章实证考察市场化改革后中国电力的产业发展状况、市场绩效,指出目前市场结构调整中的结构偏差与诸多制度错位。经过市场结构多元化塑造的中国电力产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其市场绩效的提高主要由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进步导致,而非由我们所期望的市场竞争程度提高所引致;中国电力产业市场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利益集团博弈陷阱”现象,导致社会公众的社会福利增进有限,大部分改革收益被电力产业集团所获得;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存在政府对市场的过分领导。在结合前文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目前中国电力产业的市场结构重构只是在发电侧初步具备多元化的外部市场结构而尚未形成实质性有效竞争的“低效”市场结构多元化;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今后中国电力实现“有效”市场结构多元化的相应政策建议。
   第七章对文章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根据本文的研究不足,提出对该命题的未来研究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