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6h】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CONTENTS

符号说明

前 言

临床资料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附 图

参考文献

综 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颅内后循环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技术及疗效,探讨影像学检查在动脉瘤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总结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各种方法和栓塞技术要点。并对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和处理方法进行讨论。
   临床资料:对2004年1月~2008年11月23例破裂出血的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进行回顾分析。患者男10例,女13例,年龄35-72岁,平均48岁,病人入院时Hant-Hess分级:Ⅰ级3例,Ⅱ级11例,Ⅲ级8例,Ⅳ级1例,所有病例均有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合并脑室内出血,8例有脑积水,4例住院后行CTA检查,发现动脉瘤4个,5例行MRA检查,发现动脉瘤5个,所有病例均行DSA检查发现后循环动脉瘤23个。动脉瘤部位:基底动脉动脉瘤8例,大脑后动脉瘤4例,小脑上动脉瘤3例,椎动脉瘤3例,小脑后下动脉瘤5例,1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合并后交通动脉瘤。后循环动脉瘤大小:小型(直径<0.6cm)3例,中型(0.6~1.5cm)14例,大型(1.6~2.5cm)5例,巨大型(>2.5 cm)1例。手术采用全麻下股动脉插管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部分病例采用球囊再塑型结合GDC或者支架联合GDC栓塞治疗。对入院时患者意识情况和出院时神经功能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术中造影动脉瘤完全闭塞20例,90%以上栓塞3例。一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术后枕叶梗塞,1例HH分级Ⅳ级的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病人术后持续昏迷,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20例病人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21例病人随访6月-2年,无再出血,9例病人DSA随访,1例瘤颈部分显影,再次栓塞治疗,12例病人MRA随访,1例发现动脉瘤颈显影,病人拒绝再次治疗。
   结论:应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及时的栓塞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是极为重要的。采用正确的导管技术、选择恰当的栓塞材料是提高治疗质量的关键,充分利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动脉瘤的诊断和术后随访是必不可少的,术中谨慎、细致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围手术期的处理至关重要。对再通的动脉瘤有应再次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