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6h】

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研究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近些年来在国内外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已升至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二或第三位。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也从70年代的第六位升至目前的第五或第四位。本研究旨在分析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以实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同时为结直肠癌继续治疗及提高患者生存率提供理论依据。
   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以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经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31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以患者手术时间作为起点,终点为患者死于所患结直肠癌或2010年12月31日,共计访得277例,失访率13.44%。排除标准:1、拒绝接受电话或信函随访;2、术后一个月内因心肺疾病等其他原因死亡的患者。将随访资料校对无误后导入SAS软件进行统计。将性别、年龄、大便带血症状、腹痛症状、肿瘤大小、清扫淋巴结数目、是否发生肝转移、区域淋巴结转移、腹腔及远处转移、肿瘤恶性程度、肠壁浸润层次、TNM分期、是否行根治手术、肿瘤病变部位、症状出现时间、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伴随疾病数目等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特征性临床、病理因素进行量化赋值,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得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统计分析方法: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法,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P<0.05)应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影响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本组病例男性170例,女性107例,男女比例为1.59:1。以手术时年龄计算,本组病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59.52±13.06岁,中位年龄60岁。本资料1、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0.921±0.016、0.729±0.027。单因素分析示大便带血症状(P=0.042)、肿瘤大小(P<0.011)、肝转移(P<0.001)、区域淋巴结转移(P<0.001)、腹腔及远处转移(P<0.001)、恶性程度(P<0.001)、肠壁浸润层次(T分期)(P=0.005)、TNM分期Ⅲ期和Ⅳ期(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P=0.568)、年龄(P=0.590)、肿瘤病变部位(P=0.600)、症状出现时间(P=0.147)、腹痛症状(P=0.906)、清扫淋巴结数目(P=0.997)、伴随疾病数目(P=0.886),BMI(P=0.395)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恶性程度(P=0.004)、TNM分期Ⅲ期(P=0.002)及Ⅳ期(P=0.00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与建议:肿瘤恶性程度、TNM分期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金标准。应加强癌症知识的宣传,提高患者的防癌意识,并建立筛查制度以从根本上实现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著录项

  • 作者

    张彬彬;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吕明;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肠肿瘤;
  •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临床病理; 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