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术前影像学检查与术中显微解剖的对比研究
【6h】

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术前影像学检查与术中显微解剖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术前面神经3D-TOF-MRA及3D-FIESTA扫描,达到术前明确责任血管;通过术前颅脑T2像扫描,测量桥小脑角池的大小,判断手术的难易程度;通过术后面神经3D-TOF-MRA扫描,评估病人的预后情况。
   方法:我院2004-2011年共收治原发性面肌痉挛125例,其中80例术前进行了面神经MRA扫描。分析80例病人的术前、术后面神经MRA情况,判定责任血管的来源、数目、位置等,与术中所见比较;根据术后面神经出脑干端(REZ)有无可疑血管,判断病人预后。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根据术前颅脑MRI扫描T2轴位像测量桥小脑角池(CPA)的大小,与手术的难易程度做比较,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本组手术采用横切口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
   结果:80例面肌痉挛病人术前MRA检查均发现了责任血管。单一血管者60例(占75%),其中,小脑前下动脉57例,小脑后下动脉1例,小脑上动脉1例,椎动脉1例。2根及以上责任血管者9例(占11.25%),其中,小脑前下动脉+内听动脉8例,小脑后下动脉+内听动脉1例。术前不能确定责任血管来源的11例。术中解剖发现:单一责任血管者59例,其中,小脑前下动脉53例,小脑后下动脉4例,小脑上动脉1例,椎动脉1例。多根血管者14例,其中,小脑前下动脉+内听动脉7例,内听动脉+小脑后下动脉2例,小脑前下动脉+脑干穿动脉3例,小脑前下动脉+静脉血管2例。不确定责任血管7例。经统计学分析,术前MRA检查与术中解剖发现比较,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颅脑MRI扫描T2轴位像显示的桥小脑角池大小与年龄及手术的难易程度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术后面神经MRA检查显示REZ有无可疑血管与预后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00)。
   结论:
   1、原发性面肌痉挛术前面神经MRA特殊序列扫描,可以明确责任血管的情况;测量桥小脑角池的大小,可以判断手术的难易程度。故术前面神经。MRA检查对手术具有明确的指导价值。
   2、对于多支责任血管存在的情况,特别是面神经REZ存在静脉血管或脑干小穿支动脉的压迫时,术前3D-TOF-MRA尚难以准确判断。
   3、年龄大于40岁尤其是60岁以上的病人,桥小脑角池明显增大,有利于术中显露面神经REZ,分离垫开责任血管较容易些,使手术操作更方便。
   4、术后面神经3D-TOF-MRA扫描,可以了解术后责任血管的移位情况、术后面神经REZ有无可疑血管压迫等,对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更可为复发病例二次手术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