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发病规律及Runx2、Osterix在骨形成中的作用
【6h】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发病规律及Runx2、Osterix在骨形成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及获奖项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1型糖尿病大鼠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特点,探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规律,寻找预防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早期干预时机,同时观察1型糖尿病对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unx2和Osterix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临床上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模型制作和动物分组
   选用6-8周龄、平均体质量(200±20)g的雌性Wistar大鼠5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C组,n=20)。实验组大鼠禁食12h后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0mg/kg制作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大鼠是否出现多尿、多饮、多食、行动迟缓等,72h后测定大鼠随机血糖均≥16.7mmol/L为造模成功。从造模成功大鼠中随机选择20只进入实验,即为糖尿病模型组(D组)。
   2、指标测定
   根据实验需要每组分别于造模成功后第1w、3w、5w、8w各取5只大鼠,测定随机血糖后处死,取右侧股骨并剔除附着的软组织,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右侧股骨Runx2和Osterix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实验组共有23只大鼠符合成模标准。实验期间,成模大鼠死亡2只。与C组相同时间点相比,D组大鼠血糖升高、体质量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D组大鼠体质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然后再降低的趋势。RT-PCR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D组大鼠骨组织中Runx2和OsterixmRNA表达于造模后第1w开始明显下调(P<0.01),在之后的第3w、5w、8w时,Runx2和OsterixmRNA表达均下调(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D组大鼠骨组织中Runx2和Osterix的蛋白表达水平于造模后第3w开始显著下降(P<0.01),在造模后第5w、8w时,D组大鼠骨组织中Runx2和Osterix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并且随时间的延长其蛋白的表达量呈下降的趋势。
   结论:
   1、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0mg/kg能显著诱导大鼠血糖升高、糖尿病症状明显,成功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2、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大鼠的骨组织中,调控成骨分化的Runx2和Osterix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骨形成降低。
   3、Runx2和Osterix的蛋白表达水平从第3w时开始明显降低,而Runx2和OsterixmRNA表达水平在第1w时就有显著降低,故第1w可能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时间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