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省内陆湿地潜在分布
【6h】

山东省内陆湿地潜在分布

代理获取

摘要

湿地是与森林、海洋并称的三大地球生态系统。湿地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兼具两种生态系统特性。由于湿地独特的位置与特性,使得湿地在为人类提供丰富食物、原料和水源的同时,也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防旱治污、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湿地的巨大作用,人们很早就开始对湿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利用,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加剧,许多湿地遭到过度开发及破坏,出现了湿地面积萎缩、功能退化、资源锐减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同时也给区域生态安全带来威胁。
   山东省地域辽阔,湿地资源丰富。随着经济发展,省内湿地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威胁。随着湿地环境质量的下降,加之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湿地在人们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湿地的保护与研究就成为目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湿地公园建设的热潮需要湿地形成与分布的基础科学研究,其中潜在湿地的探索与研究则显得尤为基础和重要。
   在对湿地的成因及演化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山东省地形、地貌、环境等相关特点建立了由水体、土地利用、洼地、河网、海拔、坡度、植被、土壤等影响因素构成的影响湿地形成的指标体系。试图建立一个便于操作的山东省潜在湿地恢复区的情景模型,并提出了评估模型的指标体系,由此构建潜在湿地评估的理论模型框架。
   采用陆地探测卫星系统获取的遥感数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的国家地理数据中心(NGDC)处理并发布的DEM数据,中国植被类型图以及山东土壤类型图等作为数据来源。通过ArcGIS与Erdas软件对源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计算得到潜在湿地评估理论模型系中各因子的基础数据。对各因子数据加权计算,计算得到了山东省潜在湿地分布图像。
   对山东省潜在湿地分布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可以认为适宜度大于等于0.65的区域代表现状湿地,面积与实地调查和遥感解译的结果基本持平,当适宜度大于等于0.60可作为潜在湿地所在区域。经统计,潜在湿地面积为11866.46km2,较现状湿地面积9538.89km2增加2327.57km2,增幅达24.40%。在湿地修复与重建过程中,以潜在湿地为理论依据,保持区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并趋近于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的平衡和种群协调,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