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睡眠剥夺对大鼠颞下颌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6h】

慢性睡眠剥夺对大鼠颞下颌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实验一 大鼠慢性睡眠剥夺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二 慢性睡眠剥夺后大鼠TMJ的病理性改变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三 慢性睡眠剥夺对大鼠TMJ影响的分子机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在慢性睡眠剥夺(CSD)引起大鼠颞下颌关节(TMJ)结构变化中的作用。
  方法:
  2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慢性睡眠剥夺组(CSD)、慢性睡眠剥夺+U0126(ERK抑制剂)组(U0126)、对照组(CON),每组90只。每组根据试验时间不同分别分为3个亚组:7天(7d)、14天(7d)、21天(21d)组,每个亚组30只。
  参考改良多平台法(MMPM)建立大鼠的慢性睡眠剥夺模型。通过矿场试验及测定大鼠血清中皮质酮(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评估模型的效果;分别通过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大鼠TMJ的病理和超微结构变化;通过WesternBlot测定髁突软骨ERK和磷酸化ERK(P-ERK)的蛋白表达变化;通过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MP-1、MMP-3和MMP-13的表达变化。
  结果:
  CSD组的大鼠旷场试验中,CSD各组大鼠的水平得分及垂直得分均明显高于CON各组大鼠(P<0.05);CSD各组大鼠的血清CORT和ACTH水平与CON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
  HE染色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CSD组的大鼠TMJ出现病理性的改变,U0126组的大鼠TMJ关节破坏程度减轻。
  与CON组比较,CSD组P-ERK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总ERK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MMP-1、MMP-3和MMP-13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
  与CSD组比较,U0126组P-ERK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总ERK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MMP-1、MMP-3和MMP-13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
  结论:
  改良多平台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使大鼠处于慢性睡眠剥夺的应激状态模型。
  慢性睡眠剥夺能够引起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的病理性变化。这种病理性变化可能是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病理性基础。
  慢性睡眠剥夺能够激活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的ERK通路,通过上调MMP-1、MMP-3和MMP-13的表达水平,继而引起大鼠颞下颌关节的病理性变化。ERK通路抑制剂能够减轻这种病理性变化。这些说明ERK通路在慢性睡眠剥夺引起的颞下颌关节病理变化中起关键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