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富油微藻藻渣能源化利用的研究
【6h】

富油微藻藻渣能源化利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生物质与生物质能

1.2 能源微藻

1.3 厌氧发酵沼气技术

1.4 生物质热解技术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2微藻培养条件的优化

2.1 材料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小结

3微藻藻渣与牛粪共厌氧发酵的研究

3.1 材料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4 微藻藻渣直接热解的研究

4.1 材料与试剂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4 小结

5微藻藻渣催化热解的研究

5.1 材料与试剂

5.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f/2培养基储备液及人工海水配方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化石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愈发严重,迫切要求世界能源结构发生转变,绿色、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开发与利用迫在眉睫。微藻以其生长迅速、油脂积累量大、CO2固定效率高、可去除污水中有机物质等特点,成为新型能源研发的重要领域。但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生产成本高、生物量积累低、生物质利用不完全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拟微绿球藻营养盐配方进行最优化研究,实现生物量的最大化积累;以黄丝藻提油后剩余藻渣为材料,采用厌氧发酵技术制备沼气和热化学转化技术制备热解气、生物油等生物燃料,实现微藻提油后剩余藻渣的能源化利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研究拟微绿球藻培养液中 N、P、Fe、Mg以及维生素混合液最优化组成,进行单因素和L16(45)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拟微绿球藻生长最佳培养基配方为NaNO30.225 g/L,NaH2PO4·2H2O0.015 g/L, FeCl3·6H2O0.0189 g/L,MgCl20.025 g/L,维生素混合液0.05 mL/L。优化后拟微绿球藻的最大生物量(OD680)可达1.544,是优化前的1.35倍。
  2.利用黄丝藻提油后剩余藻渣为原料,与牛粪混合厌氧发酵。研究发现:藻渣与牛粪混合发酵工艺,能使发酵液维持在适于厌氧发酵菌群生长的pH环境。在藻渣和牛粪混合比为4:6的厌氧发酵体系下,累计产气量(783 mL)、产甲烷速率(9.8 mL/d/g-VS)均为最大,日产气量(86 mL/d)和累计产甲烷量(88.07 mL/g-VS)较高,发酵滞留时间最短(2.1 d)。
  3.以黄丝藻提油后剩余藻渣为原料,对其进行直接热解研究。研究发现:微藻藻渣热分解最大失重峰对应温度约为335℃,低于其他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当热解反应温度为450℃、氮气流量为50 mL/min时,生物油产量最大,为29.82%。热解气中CO2和CO占绝大部分,CO2含量随反应温度升高而降低,CO含量变化趋势与之相反。H2和C1~C3化合物含量随温度升高呈现上升趋势。生物油中含有100多种化合物,其中羰基类、烃类、含氮类化合物占主要部分。随温度升高,脂肪烃、芳香烃、酚类等小分子化合物含量增大,酮类、多糖类等大分子物质含量降低。但其中还含有较大量的含氮化合物。
  4.利用金属改性催化剂对黄丝藻提油后藻渣在固定床上进行催化热解。研究发现:黄丝藻藻渣热解过程中,金属改性 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加入会降低热解液体产物收率,增加热解气体产物的收率。催化热解使气体产物中 CO百分比增大,CO2百分比减少;CH4含量降低,其他碳氢组分均有不同程度增加。采用6% Ni/HZSM-5分子筛催化热解,生物油中酸类物质降至0.09%,碳氢化合物组分达34.81%,且含有较低的稠环化合物和最高的烷基苯成分(4.92%)。采用2% MgO改性6% Ni/ZSM-5分子筛催化热解,生物油产物品质最好。在此条件下,碳氢化合物含量达到最大,为35.52%。且稠环化合物含量较低,烷烃和烷基苯化合物含量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1.51%和8.48%。
  由上述结果可知,对微藻进行最优化培养,可实现微藻生物量的大量积累;采用藻渣与牛粪共发酵,可获得高品质沼气;利用直接热解技术,可制得生物油、热解气等燃料;通过催化热解方式,可提升生物油品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