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临淄区“一网化”供水水源可靠性分析
【6h】

临淄区“一网化”供水水源可靠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论证的背景

1.2 项目论证的目的和任务

1.2.1 论证的目的

1.2.2 论证的任务

1.3 取水规模、取水水源与输水线路

1.3.1 取水规模

1.3.2 取水水源、取水地点及输水线路

1.4 分析范围与论证范围

1.5 水平年

第二章 项目概况

2.1 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2.2 业主提出的取用水方案

第三章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3.1 基本情况

3.1.1 自然地理

3.1.2 社会经济

3.1.3 水文气象

3.2 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3.2.1 当地水资源

3.2.2 客水资源

3.2.3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3.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3.1 需水量预测

3.3.2 可供水量预测

3.3.3 供需水平衡分析

3.4 临淄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4.1 现状年供用水分析

3.4.2 规划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

第四章 用水合理性分析

4.1 现状用水合理性分析

4.2 规划用水合理性分析

第五章 太河水库取水水源论证

5.1 采用的论证方法

5.2 太河水库

5.2.1 水库基本情况及特征指标

5.2.2 灌区基本情况

5.2.3 历年控制运用情况

5.3 现状来水量分析计算

5.3.1 水库现状来水量

5.3.2 现状来水量系列特征及合理性分析

5.3.3 水库现状来水量系列代表性分析

5.3.4 不同保证率现状来水量

5.4 水库各用水部门用水量

5.4.1 农业灌溉用水量

5.4.2 淄博中心城区用水量

5.4.3 城镇生活用水量

5.5 水库可供水量调算

5.5.1 兴利调算原理

5.5.2 控制水位的确定

5.5.3 逐月控制水位的拟定

5.5.4 调算方案的拟定

5.5.5 多目标可供水量调算

5.6 取水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

第六章 地下取水水源论证

6.1 大武水源地水源论证

6.1.1 地下水开发情况

6.1.2 地下水利用情况

6.1.3 可开采量核算

6.2 永流水源地水源论证

6.2.1 地下水开采状况

6.2.2 可开采量核算

6.3 齐陵水源地水源论证

6.3.1 地下水开发利用

6.3.2 地下水可开采量

6.4 取水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

6.4.1 大武水源地

6.4.2 永流水源地

6.4.3 齐陵水源地

第七章 建设项目联合取水方案

7.1 取水方案优选的原则

7.2 联合取水方案

7.3 取水工程措施

7.3.1 大武水源地

7.3.2 永流水源地

7.3.3 齐陵水源地

7.3.4 太河水库

第八章 取水的影响分析

8.1 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8.2 对其他用户的影响

8.2.1 对三干渠农灌用水户的影响

8.2.2 对大武水源地用水户的影响

8.2.3 对齐陵水源地用水户的影响

8.2.4 对城市用水户的影响

8.2.5 对农村生活用水户的影响

8.3 取水补偿建议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9.1 取用水的合理性

9.2 取水水源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9.3 取用水对水资源状况和其他用水户的影响

9.4 取水方案

9.5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淄博市临淄区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化工基地,综合经济实力排名全省第一。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的问题日渐凸显出来,特别是农村饮用水,普遍存在工程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差,水井布局分散、供水规模小、保证率低、水质处理简单,并且水源存在安全隐患。为提升城乡居民饮水质量,全面保障饮水安全,临淄区拟建设“同源一网”供水工程,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基础上,高标准打造一个覆盖全区城乡的供水网络,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即通过水资源合理调度,集中开发几处优质水源,依托现有城区水厂和各乡镇供水中心,进行整合配套延伸,向全区城乡统一集中供水,不仅能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而且还可涵养保护地下水资源。
  本文在全面调查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规划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淄博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按照优水优用、优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原则,对建设项目从取用水合理性、选取水源地、取水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证,分析向建设项目供水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提出取水方案和建议。
  (1)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2)对建设项目取水和城乡生活用水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
  (3)对拟用水源进行可供水量分析计算,分析论证取水的可行性、可靠性;
  (4)分析作为建设项目用水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5)论证建设项目取水对区域水资源、其他用水户和当地水环境的影响,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和取水影响补偿建议。
  通过论证和分析以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达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快速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