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水北调东线骆马湖和东平湖鼓藻种群变化与环境因子研究
【6h】

南水北调东线骆马湖和东平湖鼓藻种群变化与环境因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鼓藻类概述

1.1.1 鼓藻类

1.1.2 鼓藻类生长影响因素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内容及课题创新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课题创新

第二章 骆马湖和东平湖水质与鼓藻种群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骆马湖和东平湖概况

2.1.2 样品采集

2.1.3 样品处理及测定

2.1.4 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水质理化指标变化

2.2.2 营养化状态评价结果

2.2.3 鼓藻种属组成

2.2.4 鼓藻细胞密度变化

2.3 小结

第三章 骆马湖和东平湖鼓藻种群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处理及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骆马湖鼓藻种群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3.2.2 东平湖鼓藻种群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3.3 小结

第四章 骆马湖与东平湖鼓藻种群特征比较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及处理

4.1.2 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鼓藻种群分布特征

4.2.2 鼓藻种群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4.2.3 鼓藻种群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

4.2.4 检出鼓藻对水质的指示作用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鼓藻类隶属于绿藻门,是绿藻门中一个种类非常丰富的类群。鼓藻类对水环境,尤其是水体理化指标的变化很敏感,是水体水质状况的重要指示生物,在水生生态系统和水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骆马湖和东平湖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蓄水湖泊,其水质优劣对东线调水水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对骆马湖和东平湖鼓藻类进行调查和研究,丰富了两湖泊鼓藻类的研究,可为今后进一步探讨鼓藻种群演替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为鼓藻类在水生态监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对骆马湖和东平湖的鼓藻类进行了三年(2011年3月~2013年5月)的连续监测,针对两湖泊鼓藻种群构成、藻细胞密度以及环境因子与鼓藻分布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和初步分析,并对两湖泊鼓藻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论如下:
  (1)骆马湖和东平湖共检出鼓藻1科3属16种。骆马湖检出鼓藻3属15种,包括新月藻属3种,鼓藻属9种,角星鼓藻属3种。东平湖检出鼓藻3属7种,包括新月藻属1种,鼓藻属5种,角星鼓藻属1种。鼓藻属为两湖泊鼓藻种类的主要组成部分。
  (2)骆马湖和东平湖鼓藻种群呈现相似的季节变化规律,夏季和秋季鼓藻检出频率大于其他季节。骆马湖各监测点鼓藻细胞密度变化范围为0~45.8×104cells·L-1,最大值出现在2012年8月S5监测点。东平湖各监测点鼓藻细胞密度变化范围为0~17.4×104 cells·L-1,最大值出现在2012年11月N3监测点。
  (3)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及皮尔逊相关性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研究骆马湖和东平湖鼓藻种群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影响骆马湖鼓藻种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透明度(Trans)和氨氮(NH4+-N)。影响东平湖鼓藻种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总氮(TN)和pH。
  (4)骆马湖和东平湖鼓藻在分布特征、环境驱动因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东平湖鼓藻检出频率明显低于骆马湖。温度(Temp)、氨氮(NH4+-N)和总氮(TN)与骆马湖和东平湖鼓藻种群都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水体pH值与东平湖鼓藻细胞密度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水体透明度(Trans)与骆马湖鼓藻细胞密度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5)骆马湖和东平湖检出的鼓藻中,大部分种类为贫营养水体的指示种,但检出频率低。表明两湖泊水体呈现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不具备多数鼓藻种类生长的适宜条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