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舆情风险治理研究
【6h】

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舆情风险治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路径与研究架构

1.4.1 研究路径

1.4.2 研究架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项目风险与评价的研究

2.1.1 项目风险的研究

2.1.2 项目治理风险的研究

2.1.3 项目评价的研究

2.2 舆情与舆情风险的研究

2.2.1 舆情的相关研究

2.2.2 舆情风险的研究

2.3 舆情传播与演化的研究

2.3.1 舆情传播的研究

2.3.2 舆情演化的研究

2.3.3 舆情网络演化模型

2.3.4 舆情观点演化模型

2.4 社会网络分析与系统动力学

2.4.1 社会网络分析

2.4.2 系统动力学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舆情风险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

3.1 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舆情风险形成机理

3.1.1 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舆情风险的作用规律

3.1.2 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舆情风险的演化逻辑

3.2 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舆情风险影响因素

3.2.1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3.2.2 量表设计与样本描述

3.2.3 实证分析与结果检验

3.2.4 结果讨论与政策建议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舆情风险的网络特征分析

4.1 项目舆情风险的网络属性

4.1.1 项目舆情风险的个体性

4.1.2 项目舆情风险的整体性

4.1.3 项目舆情风险的动态性

4.1.4 项目舆情风险的随机性

4.2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项目舆情风险计算

4.2.1 舆情信息的数量与性质

4.2.2 基于个体网的舆情风险

4.2.3 基于整体网的舆情风险

4.3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项目舆情风险治理

4.3.1 判断整体网舆情风险的大小

4.3.2 识别负面影响力大的核心节点

4.3.3 改变舆情网络结构进行管控

4.3.4 培养新的意见领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网络结构重构的项目舆情风险演化分析

5.1 无标度网络与BA模型中的舆情风险演化

5.1.1 无标度网络与舆情演化

5.1.2 BA模型与舆情演化

5.2 项目舆情风险演化网络模型的构建

5.2.1 吸引度模型的构建

5.2.2 相关度模型的构建

5.3 舆情风险网络拓扑结构演化的仿真分析

5.3.1 节点度的仿真分析

5.3.2 其他网络参数的仿真分析

5.3.3 仿真结果的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个体观点交互的项目舆情风险演化分析

6.1 项目舆情风险传播中的个体观点交互

6.1.1 舆情风险传播中的个体观点

6.1.2 舆论动力学与观点交互

6.2 个体观点交互模型及其适用性

6.2.1 个体观点交互模型

6.2.2 Deffuant模型的适用性

6.3 基于互信参数变化的个体观点交互分析

6.3.1 互信参数与个体观点差值

6.3.2 互信参数变化时的仿真分析

6.3.3 互信参数模拟情况小结

6.4 基于融合参数变化的个体观点交互分析

6.4.1 融合参数与个体观点交互

6.4.2 融合参数变化时的仿真分析

6.4.3 融合参数模拟情况小结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政府舆情风险治理能力建模与仿真

7.1 政府舆情风险治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7.1.1 政府治理体系与舆情风险治理能力

7.1.2 舆情风险治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7.1.3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性

7.2 政府舆情风险治理能力的因果关系分析

7.2.1 系统边界的确定与前提假设

7.2.2 政府舆情风险治理能力的作用模块

7.2.3 政府舆情风险治理能力的因果关系图

7.3 政府舆情风险治理能力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7.3.1 政府舆情风险治理能力的存量流量图

7.3.2 变量间函数关系的确定

7.4 政府舆情风险治理能力的仿真分析

7.4.1 模型参数与变量初始值

7.4.2 模型测试

7.4.3 样本选取与状态设定

7.4.4 仿真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研究创新

8.1.1 研究结论

8.1.2 研究创新

8.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8.2.1 研究局限

8.2.2 未来展望

8.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政府重大投资项目一般具有投资额高、建设期长、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复杂性强等特点,是政策执行、满足社会和人民需求的重要载体,承载了帮助政府提高公信力、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意义,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互联网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得到极大提升,某些关于政府重大投资项日的负面消息,在互联网背景下经广大网民的传播发展成波及范围广泛的舆情事件,给项目本身和政府公信力带来极大损害。如果不能及时了解项目舆情在网络中的传播规律,任其扩散爆发,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探索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舆情信息、舆情传播与舆情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项目舆情风险的演化机理,帮助政府有效提升治理项目舆情风险的能力,对于有效化解政府重大投资项目风险意义重大,能够帮助政府提高公信力,减少负面舆情带来的社会动荡问题。
  本文从舆情的产生、发展、演化、治理等视角入手,探讨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舆情发展的特征与规律,推动对项目舆情风险更好地治理与疏导,为减低舆情风险对项目管理的冲击提供政策建议,为保障广大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供理论支持,为帮助政府提升执政能力与公信力提供决策参考,获得项目、民众与政府多赢的效果。具体来看,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有如下几点:首先,以项目舆情风险的产生根源与传播特点为出发点,研究项目舆情风险的形成机理,明确项目舆情风险的影响因素。其次,从网络角度探讨舆情风险的特征及其分类,探索项目舆情风险大小的计量方法。再次,以舆情传播者网络关系及其观点的变化为切入点,明晰项目舆情风险演化的规律。最后,以政府舆情应对能力的系统分析为基础,探寻提升政府舆情风险治理能力的对策。
  通过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舆情风险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按照以下路径进行了研究。
  首先,本文围绕项目舆情风险是如何形成的这一研究主题,探索了项目舆情风险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具体来看,本文从舆情主体、舆情信息、舆情传播、舆情受众等四大类舆情风险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梳理了重大项目舆情风险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以来自于政府舆情主管部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传媒机构、普通民众等四大类调查对象调研问卷为数据来源,利用结构方程方法验证了由舆情信息、舆情主体、传播方式和舆情受众等四大类影响因素所构成的舆情传播对舆情风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对策。
  其次,针对项目舆情通过人际网络扩散的特点,按照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对舆情风险的网络属性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个体与整体的视角对个体网舆情风险与整体网舆情风险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借助社会网络分析中的节点度、中心势等概念设计出了项目舆情风险的计量方式,从定量角度探讨了舆情风险的衡量问题,并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提出了项目舆情风险的治理对策。
  再次,针对舆情风险会随内外部环境动态变化的特点,以对项目舆情风险网络的基本特征分析为基础,利用复杂网络方法对项目舆情风险问题进行了动态研究。项目舆情风险演化的研究从两个侧面进行开展,一方面从基于整个网络的宏观角度重点探讨了网络拓扑结构变化所带来的舆情风险变化,另一方面从基于节点个体的微观角度探讨了节点间观点交互变化所带来的舆情风险变化,从而较为全面地揭示了项目舆情风险的演化情况。
  最后,聚焦舆情风险治理中最为关键的利益相关方——政府,本文探讨了政府舆情风险治理能力的要素模块及其互动关系。本部分的研究引入了系统动力学的系统分析方法,以系统化的思维提炼出认识水平、监控水平、反应水平和引导水平等四个子系统并进行了系统仿真,明确了政府舆情风险治理能力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各因素之间存在何种关联与瓦动关系等问题,总结出政府舆情风险治理能力的提升对策,为政府舆情主管部门有效疏导舆情风险、提升政府公信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操作参考。
  本文以网络结构观为研究视角,分析了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舆情风险的内涵、大小、形成机理、影响因素、演化规律等问题,得到了如下研究结论:
  第一,梳理出了项目舆情风险的形成机理,明确了项目舆情风险的影响因素,为舆情风险的管控提供了决策参考。通过实证调研,本文得出了重大项目舆情风险主要受到舆情主体、舆情信息、舆情传播、舆情受众等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互相作用所构成的复杂关系构成了政府投资重大项目舆情风险的形成机理。结合研究数据与结果分析,本文提出了应从加强对负面舆情信息的动态监控、对舆情传播主体进行有效引导和培养、根据舆情传播方式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结合舆情受众特点与需求开展疏导工作等方式来降低舆情风险。
  第二,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分析了舆情风险的网络属性,提出了基于个体网与整体网的舆情风险分类,并设计出了项目舆情风险大小的计量方法。本文认为舆情是信息在社会网络上传播所形成相对稳定状态,而舆情风险是舆情信息经传播达到一定的稳定状态后,舆情网络围绕一些处于核心位置的传播主体所呈现的整体整合度或一致性较高的中心性趋势。个体网风险产生的根源是某个节点对于其他节点具有影响力,而整体网舆情风险是负面信息在关注项目进展的行动者们所形成的社会网络上传播后整合而成的,代表该舆情传播网络相对于传播负面信息的核心节点的整体向心程度。
  第三,利用复杂网络方法对项目舆情风险问题进行了动态研究,较为全面地揭示了项目舆情风险的演化规律。项目舆情风险演化的研究从两个侧面进行,一方面从基于整个网络的宏观角度得出了网络拓扑结构变化所带来的舆情风险演化的规律,另一方面从基于节点个体的微观角度得到了节点间观点交互变化所带来的舆情演化的规律。
  第四,面向政府舆情风险治理能力的提升问题,分析得出了对政府舆情风险治理能力水平产生影响的要素模块及其互动关系。以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为指导,提炼出认识水平、监控水平、反应水平与引导水平等四个要素模块并进行了系统仿真,明确了政府舆情风险治理能力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各因素之间存在何种关联与互动关系等问题,为政府舆情主管部门有效疏导舆情风险、提升政府公信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操作参考。
  本文以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舆情风险及其治理问题为研究主题,是运用新方法研究新问题的一次尝试,从研究视角、研究概念、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创新。本文从舆情风险的视角来研究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相关问题,是对政府投资项目与舆情相关理论与研究的有益补充。本文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舆情、舆情风险等核心研究概念做了创新性界定,并论证了项目舆情风险的网络属性。本文还将复杂网络、系统动力学等方法引入到项目舆情风险的研究中,在舆情风险演化及治理的研究方法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
  由于本研究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和复杂,本文在理论、方法、对策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未来的研究情境中,对网络结构中的节点性质要进行更加细致的假设,力争所建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舆情风险传播的现实情况。此外,还要更加全面地探讨各个利益相关方在预防与管控舆情风险中的责权利问题,以寻求更加系统有效的治理之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