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际贸易、人力资本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东盟10+3的实证分析
【6h】

国际贸易、人力资本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东盟10+3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本文的工作

1.4 文章的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研究综述

2.1.1 技术效率理论

2.1.2 国际贸易与技术效率研究

2.1.3 人力资本要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

2.2 对文献的评述

第3章 数据与变量

3.1 变量选取

3.2 数据说明

3.3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4章 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实证分析

4.1 计量模型构建

4.2 模型设定检验

4.3 投入要素产出弹性分析

4.4 技术效率变迁路径

4.5 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关于结论的进一步说明

5.3 我国在东盟10+3区域发展进程中的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作为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实现国家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随着学者研究的深入,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可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两个角度进行解读。国家经济产出的变动不仅依赖于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等要素的投入,同时还依赖于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水平的提升。基于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必须依赖于技术效率改进这一背景,有关技术效率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20世纪90年代后期,东盟10国与中日韩3国会晤形成的东盟“10+3”合作机制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成为东亚区域合作的主体机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除日本之外的“10+3”合作机制内其他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与发达国家依旧存在巨大差距,这是我们不容忽视,且必须正视的问题。然而,有关东盟“10+3”地区的技术效率研究却较少得到研究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仍十分必要。
  本文的主要目标是探讨东盟“10+3”地区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并试图进行分析说明。由于受到资金与技术等各方面的限制,通过与各个国家开展有关新技术及其新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或者通过引进包括资金、技术等在内的外商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效地缩短与前沿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差距。而且,人力资本要素也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迁的主要来源。因此,本文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以及人力资本要素四个方面分析各自对技术效率变迁的影响。具体地说,本文使用1993-2013年间东盟“10+3”地区1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实证分析了该合作机制内技术效率变迁的影响因素。为了便于分析,本文依据世界银行数据库统计资料,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基准,将东盟10+3地区划分为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运用Frontier4.1软件,本文依次进行了计量模型设定检验,生产函数投入要素产出弹性、技术效率变迁路径分析,以及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东盟“10+3”区域内生产无效率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实际产出与潜在最大产出的差距,主要来源于技术的非有效性;技术效率水平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总体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生产要素产出弹性也不相同。最后,在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探讨中,不同地区要素表现存在差异,为我国在东盟10+3区域发展进程中的政策选择,提供了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