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都市报对城市阅读空间的构建——以青岛三家都市报读书版为例
【6h】

都市报对城市阅读空间的构建——以青岛三家都市报读书版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动机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综述

一、媒介地理学的主要观点

二、媒介与城市空间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市阅读空间现状分析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城市阅读空间的构成

一、城市阅读空间的涵义及构成

二、都市报读书版在城市阅读空间中的角色

第二节 青岛都市报读书版发展状况

一、青岛报纸读书版发展史

二、青岛三家都市报读书版发展现状

第三章 读书版内容生产及其对城市阅读空间的形塑

第一节 青岛都市报读书版内容流变

第二节 青岛都市报读书版的地理因素

一、时间:梳理城市的历史脉络

二、空间:老街、老楼、标志物的记忆留存

第四章 读者对读书版的阅读及对城市阅读空间的参与

第一节 青岛市民阅读现状

第二节 都市报读书版阅读状况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一、受众对青岛都市报读书版的关注程度

二、都市报读书版的优劣势和发展方向

第五章 线下读书活动对城市阅读空间的影响

第一节 纸上阅读实现的虚拟文化共享

第二节 线下活动将阅读空间实体化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城市阅读空间与城市的文化背景、人文历史都有关系。“媒介地理学”是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每个媒介都具有地方的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的相对特征。报纸作为文化载体,作为传播信息、知识的媒介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在城市文化空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青岛也是如此。因此,本文把城市坐标定位在青岛,把媒体锁定青岛三家都市报《半岛都市报》《青岛早报》《青岛晚报》,从这三家报纸的副刊尤其是读书版入手,分析青岛都市报读书版发展历史,联系发展现状,研究报纸读书版对城市阅读空间起到的作用。
  毕竟,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媒介传播的重心正在向网络和APP转移,传统媒体日益严峻,所以探讨这个议题其实非常必要。根据国外都市报的发展趋势,以及上海、昆明等传统媒体纷纷停刊的现状来看,“一城一报”已成为一种趋势,而且距离每个城市也越来越近。在大环境的冲击之下,报纸作为信息提供者的功能正在弱化,传媒除了提供信息外,还可以提供知识和智慧,这一重任便落在了报纸读书版的身上。
  本文的研究主要从编者与报纸的关系、读者与报纸的关系以及读者与读者的关系来进行层次分析:编者作为报纸读书版的内容生产者,对城市阅读空间起到重要的引导和形塑作用;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就参与到了城市阅读空间之中,同时做出反馈,影响对城市阅读空间的再构建;分散各处的读者会形成一种虚拟的文化与交流,通过读书会、论坛等,从虚拟到现实,形成了一个文化共同体。
  本文充分运用媒介地理学的城市空间概念,从青岛的三大媒体入手,分析阅读版对城市阅读空间的构建与影响,创新之处在于,理论与读者反馈和读书人士的访谈相结合,探讨都市报阅读版与青岛城市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根据阅读版的地理要素,分析阅读版对城市阅读空间的形塑与在构建,以及城市阅读空间对阅读版的内容和风格定位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