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细胞介素-22对小鼠急性重症胰腺炎相关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6h】

白细胞介素-22对小鼠急性重症胰腺炎相关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结果

1 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及PBS和rIL-22组小鼠的存活率

2 各组小鼠血清淀粉酶活性

3 各组肺组织MPO活性

4 各组胰腺和肺湿/干质量比率

5 胰腺、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6 各组小鼠肺组织Bcl-2、Bcl-xL和IL-22RA1 mRNA的表达

7 PBS和rIL-22组小鼠肺组织p-STAT3及总STAT3蛋白的表达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2在大剂量L-精氨酸诱导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相关肺损伤小鼠中发挥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介导的信号通路。
  方法:健康雄性Balb/c小鼠,总共72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aCl组,12只)、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组(SAP组,36只)、治疗对照组(PBS组,12只)和治疗组(rIL-22组,12只)。其中,模型组又随机分为造模后24h、48h和72h3个亚组(每亚组12只)。用20%L-精氨酸分2次腹腔注射(各4mg/g体质量,间隔1h)诱导小鼠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正常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相同体积0.9%NaCl溶液。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小鼠在L-精氨酸腹腔注射前后分5次(200ng/次)在固定时间点分别利用PBS或rIL-22进行皮下注射。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并记录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小鼠的存活率。测定各组小鼠血清淀粉酶、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胰腺和肺脏的湿/干质量比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对胰腺和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Bcl-2、Bcl-xL和IL22RA1mRNA的水平以及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小鼠肺组织p-STAT3和总STAT3蛋白的表达。
  结果:1.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及PBS和rIL-22组小鼠的存活率
  NaCl组小鼠一般情况正常;SAP组与PBS组小鼠活动明显减少、弓背、竖毛、反应迟钝、精神极差、频繁饮水;rIL-22组活动量无明显变化,精神稍差,反应尚灵活,存活率100.0%(12/12)高于PBS组存活率66.7%(8/12)(P<0.05)。
  2.各组小鼠血清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NaCl组血清淀粉酶活性未见明显变化;SAP组3个时间点小鼠的血清淀粉酶活性均高于NaCl组(P均<0.05),且在造模后48 h最高;rIL-22组小鼠的血清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PBS组(P<0.05)。
  3.各组小鼠肺组织MPO活性
  与NaCl组比较,SAP组3个时间点小鼠肺组织MPO活性随时间延长呈逐渐升高趋势(P均<0.05);rIL22组小鼠肺组织MPO活性明显低于PBS组(P<0.05)。
  4.各组小鼠胰腺和肺脏湿/干质量比率
  与NaCl组比较,SAP组3个时间点小鼠胰腺和肺脏湿/干质量比率随时间延长呈逐渐升高趋势(P均<0.05);与PBS组比较,rIL-22组小鼠胰腺和肺脏湿/干质量比率均显著降低(P均<0.05)。
  5.各组小鼠胰腺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肉眼观察,NaCl组小鼠胰腺未见明显变化。SAP组:造模后24h和48h,胰腺明显肿胀,体积增大,色泽变暗;造模后72h,胰腺变为灰白色,体积较NaCl组明显缩小,部分胰腺包膜下可见散在出血点,大网膜和肠系膜根部有大量的皂化斑,部分肠壁充血水肿,肠管显著扩张,腹腔内有血性积液形成。HE染色镜下观察,NaCl组胰腺小叶及间质结构完整,纹理清晰,腺泡细胞形态正常、排列整齐,几乎无水肿和出血坏死,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SAP组:造模后24h,胰腺可见明显的间质水肿,腺泡细胞呈点状坏死,并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未见胰腺导管的损伤;造模后48h,胰腺腺泡严重破坏,间质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较造模后24h明显加重;造模后72h,胰腺损伤最明显,腺泡及小叶结构模糊不清,70-80%腺泡细胞被破坏,部分被脂肪组织填充,血管被消化,可见大片状出血,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的浸润。PBS组胰腺病理损伤与SAP组造模后72h比较无明显差异。而rIL-22组小鼠胰腺的间质水肿,小叶间隙增宽、腺泡细胞肿胀、出血、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较PBS组均明显减轻。
  肉眼观察,NaCl组肺脏结构大体正常。SAP组与PBS组肺脏明显肿胀伴出血。rIL-22组肺水肿和坏死不明显。HE染色镜下观察,NaCl组肺脏未见明显病理变化。SAP组:造模后24h和48h,肺损伤不明显,仅见轻微充血和间质水肿,有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造模后72h,肺组织可见明显损伤,肺泡壁出现局灶性增厚,肺泡间隔增宽,肺间质充血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并可见灶性或片状出血、坏死,肺泡间隔及肺泡腔内均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PBS组肺脏病理损伤与SAP组造模后72h比较无明显差异。而rIL-22组小鼠肺组织间质充血水肿、肺泡壁局灶性增厚、肺泡间隔增宽及炎症细胞浸润与PBS组比较,均得到明显改善。
  6.各组小鼠肺组织Bcl-2、Bcl-xL和IL-22RA1 mRNA的表达
  与NaCl组比较,SAP组3个时间点小鼠肺组织Bcl-2和Bcl-xLmRNA的表达水平随时间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P均<0.05),而IL-22RA1 mRNA的表达水平在3个时间点均升高(P<0.05),并于造模后48h达到峰值。与PBS组比较,rIL-22组小鼠肺组织Bcl2、Bcl-xL和IL-22RA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
  7.PBS和rIL-22组小鼠肺组织p-STAT3及总STAT3蛋白的表达
  与PBS组比较,rIL-22组肺组织p 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总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STAT3与总STAT3蛋白表达比值也明显升高(P<0.05)。
  结论:1.大剂量L-精氨酸腹腔注射成功建立了小鼠急性重症胰腺炎相关肺损伤模型。
  2.IL-22通过激活小鼠体内STAT3信号通路,诱导下游抗凋亡基因的表达,对L-精氨酸诱导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相关肺损伤小鼠起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