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6h】

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1.2.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2 总体框架

1.3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合作金融概念界定

2.1.1 合作经济思想

2.1.2 合作金融组织

2.2 现代金融理论中农村合作金融主要观点

2.2.1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

2.2.2 农村金融理论

2.2.3 农村正规和非正规金融的研究

2.3 国内对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研究

第3章 合作金融组织资金供给与农户需求偏好分析

3.1 合作金融组织资金供给分析

3.1.1 合作金融行为分析

3.1.2 农村专业合作社中间层的融资行为研究

3.2 农户需求偏好实证分析

3.2.1 评价性变量

3.2.2 偏好性变量

第四章 我国新型合作性金融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4.1 1984-1999年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产生、发展和退出阶段

4.1.1 1983年至1986年的萌芽阶段

4.1.2 1986年至1992年探索发展阶段

4.1.3 1992年至1996年高速扩张阶段

4.1.4 1996年至1999年规范整顿阶段

4.1.5 1999年1月以后清理关停阶段

4.2 2003~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探索发展阶段

4.3 2007年以来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规范化发展阶段

4.3.1 农村资金互助社

4.3.2 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并由农业、供销等部门推动建立的信用合作组织

4.3.3 贫困村资金互助社

4.3.4 担保合作性金融组织

4.4 我国新型合作性金融组织的发展现状

第5章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分析--基于山东省的案例分析

5.1 基本情况

5.1.1 发起方式及注册部门

5.1.2 社员情况

5.1.3 内部治理情况

5.2 资金规模及来源

5.2.1 资金规模

5.2.2 资金来源

5.3 资金运用情况

5.3.1 资金发放情况

5.3.2 利润及费用情况

5.3.3 与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关系

5.4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

5.5 主要特点

5.6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六章 构建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分析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历史性发展阶段。但是受农业生产“低收益、高风险、高成本”特性、农村自有积累不足、财政支持力度有限等因素影响,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特征依然存在。一方面农村地区正规金融,特别是传统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脱农化、短期化、大额化倾向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存在正规金融供给不足与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需求的矛盾,一些具有合作金融性质的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在我国各地纷纷兴起,有效弥补了正规金融的缺位,较好地改善了农民抵押难和贷款难问题。因此,规范引导各类农村信用合作组织有序健康发展,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并以此为基础重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将成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山东省具有合作性质的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发展较快,在缓解农户贷款难、提升农户外部融资能力、创新扶贫资金支农模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新型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广泛存在和有效运行,为重构和发展我省合作金融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首先回顾国内外农村合作金融主要理论和论点,通过分析提出农村合作金融的产生具有内生性,适应农业生产发展需要,是健全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深化,降低农户交易成本,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提高农村资源配置效率。在回顾我国以及山东省合作性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多元统计分析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必要性以及其在实现化解农村融资贷款难问题的主要途径。最后结合我国农村合作性金融组织研究与实践,提出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建设政策建议。
  第1章导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框架、创新与不足。
  第2章理论与文献综述。本章首先从合作经济发展相关理论入手,简述现代合作金融组织及其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探究合作金融组织发展基本原则。对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的现代金融理论进行梳理分析,挖掘其对农村合作金融的主要观点和主张,对农村合作金融在解决农村金融抑制、消除信息不对称以及降低农户融资成本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综合阐述我国学者关于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研究成果,并对健全和完善新型合作金融制度框架提供理论依据。
  第3章农户需求偏好与合作金融组织资金供给的经验分析。本章采取静态分析方法与动态分析方法相结合、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相结合等方式,对农村传统合作金融行为、农户需求偏好以及农村专业合作社中间层的融资行为研究分析,证明农户金融合作行为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农户融资成本,并提升农户整体福利。
  第4章我国新型合作性金融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本章首先梳理了我国新型合作性金融组织的发展演变历程,对新型合作金融组织进行界定,将其分为农村资金互助社、扶贫互助协会、农业、供销等部门指导成立的依托于农村专业合作社并在工商部门登记的信用合作组织、自发性互助信用合作、担保互助组织等5种类型。而后,对当前我国新型合作性金融组织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对新型合作性金融组织的建立条件、组织模式、业务范围、监管框架进行系统梳理,为构建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理论研究提供实证经验。
  第5章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分析—基于山东省的案例分析。利用统计数据对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几方面结论:一是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契合了农村金融需求,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活力;二是在农信社等涉农金融机构进行商业银行化改造的情况下,需要再造新的组织以填补合作金融的空白;三是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需要农村合作金融的支持,为其创造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四是农村合作金融仍存在运行不规范、内部管理不健全,外部监管缺失以及政策扶持不足等诸多问题,亟需进一步规范发展。
  第6章构建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分析。本章主要结合第3、4、5章的农村合作金融实证结果和发展经验,提出构建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