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省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模式评价研究
【6h】

山东省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模式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1.2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第二章 开发性金融国家助学贷款相关理论

2.1 国家助学贷款的概念

2.2 国家助学贷款的理论基础

2.3 开发性金融国家助学贷款的原理

2.3.1 关于开发性金融

2.3.2 开发性金融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原理

第三章 国内外助学贷款发展状况

3.1 我国助学贷款市场发展总体情况

3.1.1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的四个阶段

3.1.2 萌芽探索起步阶段我国助学贷款供需矛盾分析

3.1.3 我国助学贷款业务发展初期的市场主体问题

3.1.4 助学贷款业务初期信用环境问题分析

3.2 发达国家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情况

3.2.1 美国联邦学生贷款与私人学生贷款研究

3.2.2 日本奖贷合一的助学贷款政策研究

3.2.3 澳大利亚利助学贷款政策模式研究

3.2.4 各国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的经验总结

第四章 山东省国家助学贷款新阶段业务模式评价

4.1 山东省助学贷款新阶段机制与机构建设特点

4.1.1 山东省助学贷款新阶段机制建设成果梳理

4.1.2 山东省助学贷款新阶段相关助贷机构设置

4.2 山东贷款政策与业务办理模式评价分析

4.2.1 山东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格确认难题

4.2.2 山东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流程

4.3 山东助学贷款贷后管理业务运行模式

4.3.1 助学贷款客户管理及贷款联系催收工作模式分析

4.3.2 助学贷款本息测算规则的模式设计

4.3.3 助学贷款逾期催收工作量研究

4.4 山东激励政策模式与风险化解模式

4.4.1 三段信用联接模式研究

4.4.2 业务激励资金及激励模式问题分析

4.4.3 山东省国家助学贷款救助政策研究

第五章 山东省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模式完善思路设计

5.1 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需加强与政府的合作

5.1.1 助学贷款业务须贯彻金融社会化理念

5.2.1 解决助学贷款业务全面覆盖的问题

5.2.2 实现“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政策目标

5.3.1 始终坚持政府对于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主导

5.3.2 须加强助学贷款机构和人力资源建设

5.3.3 重视信息技术应用推进互联网+助学贷款业务发展

5.4 唯有不断创新助学贷款业务才能继续发展

5.4.1 创新是开发性金融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核心

5.4.2 创新助学贷款回收工作组织模式

5.4.3 促进全社会信用环境建设

6.1 结论

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国家助学贷款是在特定的教育环境和背景下,所必须的一种金融产品,其对于教育发展,以及对受教育者来说,具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我国,随着教育改革的进程,为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由个人分担部分教育成本,是符合效率原则的。但这随之带来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高等教育的公平性的问题,随着发展,这成为了一个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并且一度成为一个社会难题。
  随着国家政策的导向,一些金融机构纷纷介入助学贷款业务领域,但是因为种种的问题,在我国助学贷款业务的发展并不顺利。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开发银行以开发性金融理念,创新合作机制和业务模式,在国家助学贷款业务领域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开发银行将其作为金融机构的融资优势充分发挥,并且充分贯彻了国家给予助学贷款领域的要求和相关优惠政策,克服了我国助学贷款市场信用环境不佳等种种困难,走出了一条极为成功的道路。
  山东省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发展,可以说是我国助学贷款业务的一个缩影,在国家大力推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之际,也实现了助学贷款业务的全面覆盖,近十年以来这项业务蓬勃发展,帮助数十万名寒门学子圆梦。但是山东的助学贷款业务实践也有着很多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例如合作机制和机构建设的短板,这些短板与助学贷款业务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改进的业务流程和账务设计方案,贷款学生对助学贷款业务的需求。本文通过对山东省新机制国家助学贷款模式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改进的思路,促进丰富与完善这项业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