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角膜交联与PTK、PRK联合治疗LASIK术后角膜膨隆的临床疗效评价
【6h】

角膜交联与PTK、PRK联合治疗LASIK术后角膜膨隆的临床疗效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紫外线A核黄素角膜交联治疗角膜膨隆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近视患者的增多,临床对屈光手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其中LASIK(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即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由于具有预测性强、精确度高及安全有效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屈光不正的矫正中,并且由于其主要操作是在角膜层间进行、完整保留了角膜表层组织,从而减少了角膜上皮增生等原因可能引起的角膜浑浊,具有术后角膜透明度好及恢复快等优势。但同时,目前也有不少文献对LASIK相关并发症做了报道,其中,术后角膜膨隆是严重影响患者视功能的术后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角膜中央向前锥形突起、角膜曲率进行性增大和框架眼镜难以完全矫正的进行性视力减退等,是威胁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巨大忧患,目前尚缺乏安全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本文应用角膜交联术(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 CXL)与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hototherapeutic keratectomy PT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PRK)联合对LASIK术后角膜膨隆进行治疗,分析评价该联合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延缓术后角膜膨隆病情进展的同时对患眼进行屈光重建,从而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
  目的:
  将角膜交联技术与PTK、PRK等屈光技术联合应用于LASIK术后角膜膨隆的治疗中,评价该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包括14名LASIK术后角膜膨隆患者(16只眼),对全部患眼行PTK+PRK+CXL联合治疗,记录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角膜前表面最大曲率(Kmax)值、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CCT)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endothelial cell density ECD)。
  术前与术后各检测值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20.0统计软件。
  结果:
  1.术后1、3、6个月的UCVA分别较术前均有明显的提高(P<0.01):16只患眼术前的UCVA(logMAR)为0.61±0.25,术后1、3、6个月的UCVA(logMAR)分别为0.10±0.12、0.09±0.16和0.04±0.15;
  2.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Kmax值与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术前角膜Kmax值为49.14±4.86D,术后1、3、6个月分别为47.89±5.31D、44.08±4.88D和43.41±4.37D;
  3.术后3、6个月的角膜厚度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具体数值分别为401.25±32.44、394.00±28.12。
  4.术后1、3、6个月的内皮细胞计数与BCVA和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PTK+PRK+CXL治疗LASIK术后角膜膨隆后UCVA显著提高、Kmax显著降低,角膜内皮计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此联合疗法安全有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