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澳自贸协定对中国乳制品进出口贸易的效应分析
【6h】

中澳自贸协定对中国乳制品进出口贸易的效应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关键概念的界定

1.2.1 农产品

1.2.2 乳制品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2.1 FTA贸易效应

2.2 FTA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2.3 小结

第3章 中澳FTA内容解析及中澳乳制品贸易现实分析

3.1 中澳FTA相关条款的内容解析

3.1.1 中国已签订FTA的相关条款对比分析

3.1.2 农产品的降税情况

3.1.3 乳制品的降税情况

3.2 2001-2016年中澳乳制品的进出口贸易特点

3.2.1 进口来源国

3.2.2 贸易依存度

3.2.3 出口绩效指数

3.3 中澳FTA的企业利用率特征

3.3.1 国别比较情况

3.3.2 行业比较情况

3.3.3 地区比较情况

3.4 小结

第4章 中澳FTA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

4.1 PSM模型

4.1.1 模型构建

4.1.2 数据来源

4.1.3 匹配结果及分析

4.2 实证分析

4.2.1 匹配前贸易分析

4.2.2 匹配后贸易分析

4.2.3 实证结果

4.3 中澳FTA对贸易潜力影响的测算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了更好地与其他国家发展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中国正在加快推进自贸区战略的步伐,计划未来形成周边、“一带一路”和全球三个层次的自贸区建设布局。迄今为止,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协定(中澳FTA)成为南北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已签署的16份优惠贸易协定中内容最全面、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最高的代表。本研究拟定选择敏感行业农产品贸易中的乳制品为研究对象,理论结合实际,剖析中澳FTA对我国乳制品进出口的贸易效应,旨在探寻如何更好地利用中澳FTA促进我国乳制品行业贸易发展。研究成果也对今后中国的FTA谈判、签署和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第一部分阐明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界定了农产品和乳制品两个关键概念,明确了拟定的创新点和有待改进之处。第二部分回顾并归纳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本文借鉴前人研究事后效应的方法,利用引力模型来研究FTA贸易效应;第三部分解读了中澳FTA的相关条款内容,并和其他FTAs进行比较,强调了农产品特殊保障措施的特殊性,指出对乳制品的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其次对中澳两国的乳制品贸易现实情况进行了剖析。从贸易特点看,澳大利亚在2001-2016年间始终处于前5大乳制品进口来源国之一,中澳两国乳制品贸易联系紧密。2001-2016年间中澳乳制品进口依存度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且始终高于出口依存度,说明中国的乳制品贸易对澳洲依赖性较强;2001-2016年中国乳制品出口绩效远低于世界水平,澳大利亚乳制品出口绩效指数远高于世界水平,两国乳制品贸易关系不是竞争而是一种有利于双方的互补关系。从企业利用FTA情况看,中澳FTA在实施一年之后达到了65.84%的利用率,较其他FTA利用程度更高。中国出口到澳洲的商品中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为主,例如纺织品等产业。而乳制品行业利用率相对较低,对出口的促进作用不是那么明显。中澳FTA的实施对于东部甚至一些中部地区的贸易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在第四部分中,本文选取2001-2016年中国与134个乳制品贸易伙伴国的数据,利用PSM模型和引力模型对FTA贸易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乳制品的贸易差额、两国人均GDP、两国经济规模、贸易伙伴国的人口、签订FTA会对乳制品进口和出口额造成影响,签订FTA给中澳两国带来的贸易效应有显著的积极作用。通过贸易潜力测算发现,中澳FTA的签订使得乳制品贸易潜力扩大,说明我国乳制品行业没有能很好的利用FTA来获取利益。第五部分总结主要研究发现并提出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