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政企关系视域下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研究
【6h】

政企关系视域下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概念、理论工具和分析框架

1.1.1铁路行业

1.1.2治理结构

1.1.3铁路行业治理结构

1.2理论工具

1.2.1治理理论

1.2.2新公共管理理论

1.2.3公共物品理论

1.2.4政府规制理论

1.2.5 委托代理理论

1.2.6理论工具在铁路行业的适用

1.3分析框架

1.3.1我国铁路行业内部治理结构的“三域”划分

1.3.2我国铁路行业外部治理结构的“四维”关系

1.4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政企关系: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审视角度

2.1.2政企关系的类型划分

2.1.3政企关系的转换形态

2.1.4政企关系的影响要素

2.2我国政企关系转型发展的历史变迁

2.2.1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管制型”的政企关系

2.2.2改革开放初期“间接引导型”的政企关系

2.2.3体制转轨期“统分结合型”的政企关系

2.2.4改革深化期“寻求平衡型”的政企关系

2.2.5深度转型期“协作互助型”的政企关系

2.2.6我国政企关系转型调整的内在规律

2.3政企关系转换视域下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的发展演进

2.3.1政企合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铁路的高度管制

2.3.2政企分离:计划向市场转轨阶段铁路发展的过渡模式

2.3.3政企分开:市场经济体制下铁路行业的现实状态

2.4政企分开后铁路行业治理面临的重大契机

2.4.1赋予铁路深改全新制度保障

2.4.2加速铁路行业转型升级

2.4.4促进铁路行业治理环境更趋制度化

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变迁

3.1.2实行全面承包为主的经济责任制的改革尝试

3.1.3地方铁路企业公司制改革的初体验

3.1.4首次启动铁道部机构改革

3.2基于对铁路行业管理体制的改良优化:2000—2007年

3.2.1 “网运分离”、“主辅分离”的改革试点

3.2.2撤销铁路分局扁平组织结构

3.2.3铁路全行业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3.3基于对铁路安全责任事故的深度反思:2008—2012年

3.3.2铁路安全责任事故引发的负面影响

3.4基于对实现铁路行业政企分开的纵深推进:2013—至今

3.4.1铁路行业完成组织形态的政企分开

3.4.2高速铁路迎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

3.4.3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落地

3.4.4铁路投融资体制持续优化

3.4.5铁路企业公司制改革循序铺开

3.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行业转型发展述评

第四章政企关系重构对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

4.1.2有效引入市场竞争

4.1.4保持渐进稳妥步调

4.2.2 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铁路运输服务体系

4.2.3推进全方位深层次的政企分开

4.2.4坚持和完蕾党对铁路行业的绝对领导

4.3明确铁路行业治理原则

4.3.2先行先试的原则

4.4衡量铁路行业治理效能的价值维度

4.4.2行业自治是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

4.4.3厉行法治是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制度保障

4.5完善铁路行业治理的现实意义

4.5.1 针对现实问题和改革呼声的有力回应

4.5.3适应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

第五章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现实审视

5.1.1行业指标保持领先

5.1.2铁路发展质效显著

5.1.3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铁路发展形势

5.2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失衡的问题分析

5.2.1铁路行业宏观治理模式转型不畅

5.2.2铁路行业中观治理结构主体缺失

5.2.3铁路行业微观治理行为无序失范

5.3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运行阻滞的原因分析

5.3.2功能制约:僵化的财务清算模式抑制企业成长

5.3.3执行壁垒:铁路投融资机制改革优化受阻

5.3.4现实瓶颈:铁路行业产权关系界定不清

第六章铁路行业治理结构改良优化的经验引介

6.1.1英国、瑞典的“网运分离”模式

6.1.2日本的“区域公司”模式

6.1.3美国的“平行线”模式

6.1.4德国的“民营化”模式

6.1.5俄罗斯的“渐进式”模式

6.2铁路行业治理结构优化的微观案例

6.2.1 “调度公共化”导向下的铁路运输生产组织结构

6.2.2 “朔黄铁路”的管理体制创新

6.2.3新加坡淡马锡公司的运营模式

6.3铁路行业治理结构改良优化的经验启示

6.3.1立足本国国情,凸显铁路特色

6.3.2深化政企分开,科学厘定权责

6.3.3注重法治先行,依靠政府支持

6.3.4理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

第七章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完善的路径依归

7.1.1科学厘定政企权责,合理规范履职范围

7.1.2保持铁路公益属性,推进政府职能回归

7.1.3准确区分属性差异,有序实现“公商分离”

7.1.4创新铁路规制模式,提升行业规制实效

7.2明确铁路国家所有权,推动铁路行业政策规范化

7.2.1 阐明内涵要义,准确把握铁路行业的国有属性

7.2.2组建专门机构,加强铁路国家所有权政策的顶层设计

7.2.3推进协同联动,完善铁路国家所有权政策的保障机制

7.3厘清铁路产权关系,实现铁路行业产权多元化

7.3.1明晰铁路行业内部产权关系

7.3.2优化铁路行业产权安排

7.3.3形塑铁路行业多元产权格局

7.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速铁路行业运营市场化

7.4.1 下放核心权力,赋予铁路企业主体地位

7.4.2优化财务清算模式,拓宽铁路投融资渠道

7.4.3循序放松价格管制,发挥价格机制正面功效

7.4.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优质资产股改上市

7.5提升制度供给能力,推进铁路行业治理制度化

7.5.1强化铁路行业激励约束机制

7.5.2建立铁路行业利益协调机制

7.5.3 完善铁路行业公益补偿机制

7.6全面加强法治建设,保障铁路行业规制法治化

7.6.1尽快启动铁路基本法的专项修改

7.6.2加鼓配套法规的协同配合

7.6.3拟定针对高铁的专门法规

7.6.4推进铁路公安机关管理机制改革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宇;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行政管理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肖金明;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政企关系; 视域; 铁路; 行业治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