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平衡木上的舞蹈—浅谈毕淑敏小说中的医学理论观
【6h】

平衡木上的舞蹈—浅谈毕淑敏小说中的医学理论观

代理获取

目录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引言

一、对生命意义的思索与死亡价值的追问

l、生活经历对“死亡”主题的影响

2、与众不同的死亡观

3、生命存在的价值

二、医生与患者,谁是谁的上帝?

1、毕淑敏笔下的医生与患者形象

2、医患关系的冲突

3、对医患和谐的美好期待

三、负重前行抑或放手隐退的两难抉择

1、医疗金钱化

2、感性与理性之争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作为有着二十二年专业内科医生经历的作家毕淑敏,“疾病”成为她情有独钟且取之不尽的写作资源。在她发表的四百余万字的作品中,涉及医学题材的作品占了相当的分量,如《血玲珑》、《拯救乳房》、《红处方》、《预约死亡》、《生生不已》、《术者》、《女人之约》等,她一手握“手术刀”,一手握“笔”,游走于作家与医生之间,以双重视角建构起独特的价值观。毕淑敏在关注形形色色的病人及其深渊般的命运的同时,注入了自己关于医学伦理的深刻思考,为“疾病叙事”这个苍凉的底子抹上温暖的亮色,使医学超越了科学的刻板限制,上升到情感关怀与人道主义的高度,展开了医学实践和伦理道德间的论述,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平衡木上的舞者。
  论文主要从毕淑敏独特的生死观、她笔下的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医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情理冲突三个方面论述毕淑敏小说中关于医学伦理的思考。
  一、毕淑敏摒弃中国传统的生死观,以更为冷静、更为理智的方式对生命意蕴进行深入探索,传达出她独特、豁达的生死观和对人的尊严、生命质量的探索以及博大的人道主义关怀。
  二、无论是毕淑敏笔下的医生还是患者的形象,后期与前期作品相比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并衍生一系列的矛盾,毕淑敏通过对医患关系入木三分的剖析后提出了自己对和谐医忠的美好期待。
  三、医学作为一门近乎冰冷的自然学科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常常陷于情理冲突的两难境地,毕淑敏以作家的热情和执着揭示出伦理、道德、法律等社会规则在医学领域的不可回避性,揭示出爱与毁灭的哲学命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