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文化启动对大学生思维方式影响的实验研究
【6h】

文化启动对大学生思维方式影响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选题背景

2 相关文献综述

3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想

第二章 研究内容

研究一:文化启动效应的验证实验研究

研究二:大学生思维方式的特点研究

研究三:思维方式的文化启动实验研究

第三章 综合讨论

1、关于文化启动效应的验证实验

2、中国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维方式的特点

3、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4、研究的新意与不足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心理本身即成形于文化,对心理的研究无法脱胎于其生存的文化背景,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者呼吁应该在文化的视野与框架下去研究心理与行为及其意义,如今心理学研究已经出现了文化转向的迹象。本文中所使用的文化启动研究范式就是在这一转向和潮流中产生的,文化启动指的是使用含有不同文化内涵的刺激物作为先行启动刺激,进行相关启动之后会对随后的任务产生影响的一种研究范式。自我构念指的是个体如何了解和看待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它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即:独立型自我构念与依赖型自我构念,它们是个人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文化在个体人格层面的体现。已有研究认为在同一个体身上可以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构念类型,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可以表现出相应的自我构念倾向,这也是本文使用自我构念的文化启动实验对文化启动效应进行验证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里,并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虽然思维方式反映的是同一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事物相对稳定的认知倾向,但在不同文化的相互作用下,它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随着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国人思维方式形成的文化背景已经出现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特点。在这种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下,作为我国新生一代的大学生群体的思维方式特点又是怎样的呢?是不是也体现出与文化格局一致的传统思维与现代思维并存的特点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采用文化启动研究范式,对中国传统集体主义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思维方式特点进行了研究和考察。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文化启动效应进行验证,第二部分是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思维方式特点进行考察,第三部分是建立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在不同文化启动条件下的思维方式特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文化启动效应的验证实验证实了文化启动效应的存在。大学生自我构念特点在不同文化启动条件下发生了变化。
  在独立自我构念维度上,三组被试的差异非常显著,个人主义文化启动组显著高于集体主义文化启动组和控制组,其差异主要体现在自主性和个人主义两个因子上;集体主义文化启动组和无启动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在互依自我构念维度上,三组被试也存在显著的差异,集体主义文化启动组和无启动组得分显著高于个人主义文化启动组,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关系依赖因子上;集体主义文化启动组高于无启动组,但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2)我国当代大学生思维方式在总体上表现出整体式思维的特点,大学生思维方式由高向低依次为:因果观、矛盾观、关注点、变化观。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在性别、年级、专业、等人口统计学指标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而在城乡、是否独生子女两个变量上没有显著差异。
  (3)大学生思维方式特点在不同的文化启动条件下发生了变化,该实验说明了个体的思维方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以发生分析式——整体式的暂时转换,证明了文化框架转移效应的存在。
  在个人主义文化启动条件下,不同启动组被试在量表总分上差异显著,个人主义文化启动组得分显著低于集体主义文化启动组,其差异主要体现在矛盾观因子上;个人主义文化启动组总量表上的得分同样也低于无启动组,但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集体主义文化启动组和无启动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在集体主义文化启动条件下,不同启动组被试在量表总分上的差异显著,集体主义文化启动组得分显著高于个人主义文化启动组,其差异主要体现在矛盾观因子上;集体主义文化启动组总量表上的得分同样高于无启动组,但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个人主义文化启动组和无启动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