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大型铁路旅客站流线组织及发展趋势——以青岛为例
【6h】

我国大型铁路旅客站流线组织及发展趋势——以青岛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提出问题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铁路旅客站流线的演变历程

2.1 铁路旅客站流线的概念

2.2 国外不同时期铁路旅客站的建筑风格

2.3 国内不同时期铁路旅客站的建筑风格

2.4 铁路旅客站的类型变化

2.5 铁路旅客站站型的变化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铁路旅客站流线组织特点及影响因素

3.1 车站、广场、站场整体化设计特点

3.2 候车空间的流线组织设计特点

3.3 无站台柱式站棚一体化设计特点

3.4 站内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特点

3.5 铁路旅客站与城市衔接设计流线组织的变化

3.6 铁路旅客站站前广场设计流线组织的变化

3.7 铁路旅客站内部流线组织的变化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外相关案例解析

4.1 国外相关案例解析

4.1.1 伦敦 国王十字车站

4.1.2 纽约 中央火车站

4.1.3 芬兰 赫尔辛基中央车站

4.2 国内相关案例解析

4.2.1 西安北站

4.2.2 郑州东站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岛铁路旅客站设计实例分析

5.1 青岛市总规划

5.1.1 城市发展目标与规模

5.1.2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5.1.3 东岸城区发展规划

5.1.4 青岛市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5.1.5 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5.1.6 青岛市公交都市实施方案

5.1.7 青岛市轨道交通规划

5.2 青岛火车站

5.2.1 青岛火车站交通组织

5.2.2 近期优化方案

5.2.3 远期规划设想

5.2.4 西广场地下停车场改造工程

5.3 青岛火车北站

5.3.1 青岛北站区域详细规划

5.3.2 交通组织模式

5.3.3 总平面布局

5.3.4 站场规模

5.3.5 建筑布局

5.3.6 车站的流线组织

5.3.7 剖面设计

5.3.8 功能性设计

5.3.9 消防性能化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事业已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随着社会进步和铁路客运的发展,铁路旅客站已成为区域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也是铁路与城市连接的纽带,对所在城市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与周边地块的发展密切相关。在这种环境下,铁路旅客站的设计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和趋势。设计中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多而复杂,尤其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要求我们必须对铁路旅客站未来的发展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并运用到建筑设计中。然而,其流线组织是设计的关键部分,对站房设计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毕业论文的题目是《我国大型铁路旅客站流线组织模式及发展趋势-以青岛为例》。这是一个交通类公共建筑设计的项目类型。整个文献查阅过程分为两步骤进行,首先是对铁路旅客站的历史、发展进行认识性的资料查询,之后随着对具体方案认识的深化,对重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提出问题,介绍国内外未来铁路旅客站的流线组织设计和发展趋势。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基本思路。第二部分是国内外铁路旅客站的发展过程,国内外铁路旅客站在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以及铁路旅客站类型和站型的变化。第三部分是铁路旅客站流线组织特点及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国内外铁路旅客站相关案例分析。第五部分是青岛铁路旅客站设计实例分析,进一步加以论证我国大型铁路旅客站流线组织模式及发展趋势。第六部分是结论和建议。
  全文通过分析铁路旅客站的定位与城市衔接的变化,了解目前铁路旅客站的流线组织形式和特点,即当代铁路旅客站已从落后的单一运输模式转向与多种交通方式合作的城市综合交通换乘枢纽;铁路旅客车站与广场、站场之间已形成整合设计;进出站旅客流线更为便捷,空间更为灵活,更注重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