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商业银行对集团背景下的上市公司的信贷风险识别与防范
【6h】

商业银行对集团背景下的上市公司的信贷风险识别与防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1.1选题背景

1.2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1选题目的

1.2.2选题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外对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相关研究

1.3.2商业银行对关联企业的信贷风险控制的相关研究

1.3.3商业银行对集团贷款风险控制的相关研究

1.3.4集团背景有利于子公司经营业绩

1.3.5集团背景不利于子公司经营业绩

1.4论文研究可能创新点

1.5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2集团背景下的上市公司的信贷风险的基本理论分析

2.1"集团背景"的解释

2.1.1集团的界定

2.1.2资本市场上"系"的界定

2.1.3集团背景下的上市公司与独立上市公司的划分

2.2集团背景下的上市公司形成路径分析

2.2.1剥离上市

2.2.2买壳上市

2.2.3系的形成

2.3信贷风险的相关概念

2.3.1信贷风险的含义

2.3.2信贷风险识别内涵

2.3.3信贷风险识别函数

2.3.4违约与违约概率

2.3.5银行信贷风险与企业的财务风险关系

2.4论文所涉及的相关理论介绍

2.4.1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4.2博弈理论

2.4.3委托代理理论

2.4.4财务理论

2.4.5系统论

2.4.6控制论

3集团背景下的上市公司信贷风险生成原因

3.1集团背景下上市公司不同于独立上市公司的特征

3.2集团背景下的上市公司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3.2.1非公允的关联交易

3.2.2集团大股东占款

3.2.3关联担保

3.3商业银行自身造成的信贷风险原因分析

3.3.1商业银行青睐集团背景下的上市公司

3.3.2缺少对集团背景下的上市公司的整体风险评估

3.3.3漠视关联方担保

4集团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构建及风险识别

4.1指标选取

4.1.1指标选取原则

4.1.2指标的分类选取

4.2研究样本的选取

4.3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证分析

4.3.1Fisher判别分析介绍

4.3.2Fisher判别过程

4.3.3判别结果

4.4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在银行信贷管理中的应用

5集团背景下的上市公司的信贷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5.1商业银行对集团因素的识别

5.1.1集团战略

5.1.2集团总体财务状况

5.1.3集团文化

5.2统一上市公司与集团的授信

5.3集团背景下的上市公司的关联风险的防范

5.3.1股改后集团大股东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变化

5.3.2上市公司与集团的关联交易产生的信贷风险的防范

5.3.3大股东占款产生的信贷风险的防范

5.3.4上市公司的违规担保产生的信贷风险的防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本文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研究集团背景下的上市公司的信贷风险的成因与对策。在界定集团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集团背景下的上市公司形成路径。正是这种形成路径,导致了集团背景下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受到集团的侵害。论文着重从集团背景下的上市公司更易于发生的非公允关联交易、大股东占款、违规担保三个资本市场顽疾入手,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这些关联风险是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来源之一。 本文用SPSS13.0进行财务预警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在指标体系构建上加入了关联交易总额/资产总额,大股东持股比例,关联担保/资产总额三个能够说明集团背景对上市公司影响的指标,使得实证分析有了更实际的意义。而财务预警模型本身就是商业银行识别信贷风险的重要工具,尤其是集团背景下的上市公司的信贷风险。既然集团背景能够对上市公司产生影响,那么作为商业银行就应该去关注集团背景,把上市公司纳入到集团中。 为弥补构建财务预警模型时缺少集团性质等很难用数据来描述的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因素,本文对此作了定性分析。本文对集团战略、集团财务、集团文化等三个方面可能给上市公司带来财务风险进行了分析,这也是商业银行注意的地方。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集团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侵害不会消失,相反,其手段会更隐蔽,这也就要求商业银行在给上市公司贷款时,更要关注关联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