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薄型服用非织造材料的性能研究与评价
【6h】

薄型服用非织造材料的性能研究与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非织造材料在服装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1.2 薄型服用非织造材料及其应用

1.2.1 薄型服用非织造材料的界定和应用

1.2.2 薄型非织造材料的生产工艺

1.2.3 薄型服用非织造材料性能要求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研究概况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课题研究意义

1.4.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纺粘非织造布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2.1 实验材料

2.2 特征指标的测定

2.2.1 厚度测试

2.2.2 结果分析

2.3 力学性能指标的测定

2.3.1 拉伸性能测试

2.3.2 顶破性能测试

2.3.3 弯曲性能测试

2.3.4 耐磨性测试

2.3.5 折痕回复性测试

2.3.6 悬垂性测试

2.4 舒适性指标的测定

2.4.1 保暖性测试

2.4.2 透气性测试

2.4.3 透湿性测试

2.4.4 透水性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刺非织造布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3.1 实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水刺布的特征指标测试结果与分析

3.3.2 水刺布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3.3.3 水刺布舒适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合非织造布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4.1 实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复合非织造布的特征指标测试结果与分析

4.3.2 复合非织造布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4.3.3 复合非织造布舒适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薄型服用非织造材料舒适性综合评价

5.1 灰色近优综合评判简介

5.2 综合评判过程与分析

5.2.1 纺粘非织造布的舒适性能的综合评判及分析

5.2.2 水刺非织造布的舒适性能的综合评判及分析

5.2.3 复合非织造布的舒适性能的综合评判及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薄型非织造材料基本服用性能的综合评价

6.1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概念

6.2 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

6.2.1 因素集

6.2.2 评语集

6.2.3 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

6.3 薄型非织造材料基本服用性能的综合评判

6.3.1 纺粘非织造布性能的综合评判

6.3.2 水刺非织造布性能的综合评判

6.3.3 复合非织造布性能的综合评判

6.3.4 薄型非织造材料与传统针织物比较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课题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薄型非织造材料基本服用性能指标

附录二 MATLAB程序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由于具有卫生安全以及方便经济等优势,在非耐久性服装领域,非织造材料应用已经非常普及。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选取目前应用中具有代表性的纺粘、水刺、纺熔复合3类薄型非织造材料,分别对其进行特征指标、力学性能指标以及舒适性能指标的测试和分析,主要探讨了试样克重与其拉伸、顶破、弯曲、耐磨、折皱、悬垂、保暖、透气、透湿、透水等性能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灰度近优综合评判对纺粘、水刺以及复合(SMS/SMMS)非织造材料的舒适性能进行了评价,得出3类非织造材料中不同规格试样的热湿舒适性能的优劣顺序,并对同一规格(克重相同)不同工艺的非织造材料热湿舒适性进行优劣排序。综合考虑服用非织造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舒适性能,论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分别对3类非织造材料的基本服用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了纺粘、水刺、复合(SMS/SMMS)非织造布中不同克重试样的受欢迎程度,并以此为基础,选用薄型纯棉针织物作为参照样与所评出的最优试样进行灰度关联分析,确定了水刺非织造布(克重为70g/m2,涤粘30/70)与传统棉针织物性能最为接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