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固定矫治中牙面、唾液变形链球菌附着状况及结扎方式对其影响的研究
【6h】

固定矫治中牙面、唾液变形链球菌附着状况及结扎方式对其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第二章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病例报告一

病例报告二

病例报告三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固定矫治患者在矫治前、矫治不同阶段时,牙面及唾液中变形链球菌含量的变化,以此评价不同结扎方式对其的影响。
   方法:选自正畸初诊患者30例,分为3组,A组为无结扎的AO自锁托槽组,B组为0.25mm结扎丝结扎的传统托槽组,C组为橡皮圈结扎的传统托槽组。以右上颌第一前磨牙或第二前磨牙(14/15)、左上颌中切牙(21)、左下颌第一前磨牙或第二前磨牙(34/35)、右下颌中切牙(41)为受检牙位。分别于粘结前、粘结后1、3、6个月采集受检牙位的菌斑,以及唾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牙面菌斑及唾液中变形链球菌的含量。
   结果:
   1.牙面菌斑指数:组内比较,A、B、C三组在矫治后第1、3、6个月时PLI均比矫治前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在矫治1、3个月时,C组比B组和C组的PLI显著升高(P<0.05);在矫治6个月时,C组的PLI比A组显著升高(P<0.05)。
   2.细菌学指标:组内比较,C组在矫治后3、6个月时,牙面菌斑及唾液中的变形链球菌的含量均较矫治前升高(P<0.05),C组在矫治后1个月及A、B三组在矫治后第1、3、6个月时牙面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的含量均比矫治前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在矫治1、3个月时,C组比A组和B组的牙面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矫治第3、6个月时C组的变形链球菌的百分含量较A组显著升高(P<0.05)。
   结论:①固定矫治器粘结前后个体患龋风险增高。
   ②在矫治过程中推荐使用自锁矫治器及不锈钢结扎丝结扎的传统矫治器。
   ③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快捷、准确、有效的细菌检测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