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同型半胱氨酸、胆红素、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
【6h】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同型半胱氨酸、胆红素、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实验方法

1.2 分组及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同型半胱氨酸、胆红素、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胆红素、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关系
   方法:对368例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患者,分别测定同型半胱氨酸、胆红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根据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冠状动脉狭窄<50%),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完全闭塞组,根据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根据改良Gensini评分系统计算冠脉狭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积分,根据积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并对其一般临床资料,包括血糖,LDL-C,血压,吸烟史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冠心病组中有吸烟史,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人数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要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二者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由轻到重、病变支数由少到多,HCY、hsCRP水平逐渐增高,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逐渐减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变化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为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的因素,其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意义最大,高血糖,高LDL-C水平,高血压及吸烟史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高危因素。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增高,而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显著下降。均可作为冠心病的评估预测指标,其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最高OR为1.123。
   结论:高血糖,高LDL-C水平,高血压及吸烟史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增高,而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显著下降。均可作为冠心病的评估预测指标,其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最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