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人格教育为基础的青春期性教育行动研究
【6h】

以人格教育为基础的青春期性教育行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

1.1.1 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必要性

1.1.2 当前青春期性教育的问题

1.2 研究问题

1.3 主要概念界定

1.3.1 性教育

1.3.2 青春期性教育

1.3.3 安全型性教育

1.3.4 节制型性教育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国外对节制型性教育的研究动态

1.4.2 国内对节制型性教育的研究动态

1.4.3 总结与评价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设计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节制型性教育的思想来源与发展

2.2 节制型性教育的基本理念

2.2.1 心理界线

2.2.2 自由和责任

2.2.3 真爱的意义

2.2.4 性的意义

2.3 节制型性教育的课程内容设计

2.4 节制型性教育的教育方式

第三章 行动研究的具体开展与实施过程

3.1 进入现场及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2 研究学校开展性教育的现状

3.3 以人格教育为基础的青春期性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3.3.1 课程目标的确定

3.3.2 课程组织的具体安排

3.3.3 教学方法的选择

3.4 关于不同主题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反思

3.4.1 关于人生目标主题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反思

3.4.2 关于自我价值主题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反思

3.4.3 关于自我形象主题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反思

3.4.4 关于友谊主题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反思

3.4.5 关于应对冲突主题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反思

3.4.6 关于界线主题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反思

3.4.7 关于性别认同主题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反思

3.4.8 关于青春期异性交往主题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反思

3.4.9 关于青春期性生理主题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反思

3.4.10 关于性道德教育主题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反思

3.4.11 关于拒绝性骚扰主题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反思

3.4.12 关于责任主题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反思

3.5 重点教学案例解读

3.6 以人格教育为基础的青春期性教育效果与评价

3.6.1 教学形式运用的现实状况

3.6.2 教学内容和课程意义的效果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社会因素对以人格教育为基础的性教育的影响

4.2 改革青春期性教育模式,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性教育网络

4.3 对以人格教育为基础的性教育课程的反思与建议

4.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一 以人格教育为基础的性教育校本课程简介

附录二 以人格教育为基础的性教育课程教案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四 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青春期性教育对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青春期性教育的开展状况却不尽人意。美国的节制型性教育是一种以人格教育为基础的青春期性教育,用行动研究可以对它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效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种以人格教育为基础的青春期性教育课程是以人格、品格教育来作为性教育的铺垫,因此包括如下主题:人生目标、自我形象与自我价值、友谊、应对冲突、界线、性别认同、青春期异性交往、性生理、性道德、拒绝性骚扰以及对自己和他人负责。而所使用的教学方式也是以体验式教学方式为主,例如小组讨论、游戏活动、案例教学等。在实验学校为期一学期的青春期性教育教学行动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开展状况本身就不错,而在实验学校开展的以人格教育为基础的青春期性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效果也比较理想,将青春期性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结合是可行有效的方法。同学们对该学期的性教育课程内容认可度较大,无论是在知识方面还是态度方面都有很大长进。而对使用的体验式教学方式也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根据研究结果,为了在我国更好地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建议将青春期性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更多使用情景体验式教学方式,并且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性教育网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