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型与基因型分析研究
【6h】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型与基因型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耐药特点,从表型和基因型两个层面来分析研究MRSA的多重耐药机制,寻找药物作用的新靶点,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治疗MRSA感染以及预防耐药菌株的不断扩大提供一定的帮助。
  方法:
  (1)本实验收集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和山西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从2012年1月到12月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52株。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Ⅱ细菌鉴定系统对收集菌株进行了确证试验,152株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NCLSI)标准操作规程,采用K-B(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和法国梅里埃VITEK-Ⅱ药敏分析系统对收集菌株进行了耐药表型确证和药物敏感试验,其中51株为MRSA,并对51株MRSA进行了β-内酰胺酶检测和耐药特点分析。
  (2)用E-test卡测定了实验菌株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即实验菌株对万古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3)提取51株MRSA菌株DNA,采用特异性引物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法进行mecA、mecI、mecR1基因检测。
  (4)挑选4株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的菌株,对其DNA扩增产物进行测序。
  (5)运用多重PCR扩增法对其进行了MRSA的耐药性基因岛(SCCmec)分型。
  (6)同时运用多重PCR扩增法进行MRSA毒力基因方面的研究。
  结果:
  (1) MRSA对β-内酰胺类药物高度耐药,耐药率达100%,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替考拉宁、复方磺胺甲恶唑、磷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8.2%、86.3%、86.3%、84.3%、82.4%、0%、15.7%、29.4%、0%、39.2%、0%。
  (2)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
  (3)实验菌株mecA、mecI、mecR1基因检出率全部为100%。
  (4)基因测序表明本地MRSA菌株与基因库中已报道的菌株同源性在97%以上。
  (5)实验菌株SCCmec分型发现多为Ⅱ型和Ⅲ型,另有29株可能为Ⅱ型新的亚型。
  (6)毒力基因检测显示femA基因检出率为100%,肠毒素基因see携带率为76.5%,sed携带率为47.1%,sec携带率为5.9%;表皮剥落素基因etb携带率为49.0%;中毒性休克综合症毒素基因tst携带率为5.9%;有43.1%(22/51)株菌株同时带有两种肠毒素基因,有39.2%(20/51)株菌株同时带有两种毒素基因,有5.9%(3/51)株菌株同时带有三种毒素基因。
  结论:
  (1)收集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高达100%,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均呈多重耐药,耐药趋势严峻,需要对目前药效的抗生素规范管理以延缓其耐药进程。加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等常用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的监测和临床报告,关注万古霉素对MRSA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2)通过基因扩增和测序发现本地区菌株的mec基因主要是A型,菌株的同源性与已报道的菌株同源性在97%以上,同源性比较高,未出现较大的变异株。
  (3)运用多重PCR技术对51株MRSA进行SCCmec分型,发现了Ⅱ型新的亚型。探明了本地区MRSA的SCCmec型别或者亚型种类,阐明了本地区MRSA多重耐药现状及流行趋势,为临床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和治疗措施、控制MRSA的漫延以及暴发流行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更加深入了解和研究MRSA多重耐药特征及其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
  (4)毒力基因检测发现,本地区MRSA不仅高度耐药,SCCmec亚型同时耐两类四种抗菌药物,同一菌株同时可检测到两种毒素基因,表明耐药程度严重,多重耐药模式复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