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遗传性白内障与老年性白内障的遗传学研究
【6h】

遗传性白内障与老年性白内障的遗传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遗传病概况

1.2遗传图谱

1.3研究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方法及策略

1.4眼睛的晶状体基本特点

1.5遗传性单纯性白内障遗传学研究进展

1.6老年性白内障概述与遗传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绕核性白内障一家系致病基因克隆

前言

2.1实验材料和方法

2.2实验结果

2.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HSF4基因与老年性白内障的遗传学研究

前言

3.1实验材料和方法

3.2实验结果

3.3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先天性白内障有数十种不同的晶体形态表现,且有较强的遗传异质性.不同的晶体表型可以出现在同一先天性白内障家系中,同一种形态表现也可出现在不同定位的先天性白内障家系中.正由于此给先天性白内障的遗传学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认为,找到一个有明确家族遗传史的大家系,进行深入的遗传学分析研究,是探明其遗传机制的有效方法.我们围绕一个连续五代的板层状白内障大家系和两个小家系展开工作.在前人已将板层状白内障基因定位于16q22上5.11cM内的基础之上,结合著名的Marner类型白内障丹麦大家系,(这是一个位于哥本哈根南部的先天性白内障大家系,1878年首次报道,1988年Eibreg等对此家系共965人进行了遗传分析,发现此白内障基因位于16q22并与结合珠蛋白(HP)连锁,但致病基因在一百多年内未找到)通过遗传研究,参照家系白内障表现,推测Marner类型白内障可能位于已定位的白内障候选区域并且致病基因可能相同.通过突变检测,发现在这四个家系中位于候选区域的热休克蛋白转录因子HSF4基因上发生了四个分别不同的核苷酸错义突变.该实验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热休克蛋白转录因子HSF4是白内障致病基因.由于HSF4基因调节多种热休克蛋白表达,而热休克蛋白在眼中广泛表达,且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对维持晶状体透明起到重要作用.而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中,某些热休克蛋白呈现异常.所以,我们对10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HSF4基因的13个外显子及其剪切序列和该基因的调控区进行检测.结果在DNA结合区发现四处序列变化:一处错义突变,一处同义突变,两处发生在临近外显子的内含子区.变化频率较低为1%-2%.在随后进行的对照检测中,有两处位点也被发现存在于正常人群中.所以可以认为HSF4基因无老年性白内障的易感等位基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