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盐池地区草原补播改良的研究
【6h】

盐池地区草原补播改良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前言

第一章文献回顾

1.1补播与牧草群落数量特征的关系

1.2补播与植物群落结构的关系

1.3补播与植被的演替

1.4补播与植物营养成分的关系

1.5补播与土壤物理性状的关系

1.6小结

第二章试验区自然概况及主要植被类型

2.1地理位置及气候状况

2.2研究地区的草原、植被概况

2.3.盐池县补播的历史沿革

第三章研究内容与方法

3.1研究内容

3.2测定方法

3.3资料统计处理

第四章实验结果与分析

4.1不同坡位补播沙打旺的效果研究

4.2补播柠条的效果研究

4.3补播白沙蒿的效果研究

4.4补播花棒、羊柴的效果研究

4.5补播牧草与年水量的关系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本试验对盐池县补播封育草地(沙打旺,柠条,白沙蒿,羊柴和花棒)和未补播的封育草地进行了草地植被及土壤的调查和研究,结果如下: (1)在盐池沙质黄土区阴坡(10度左右)的不同坡位上补播沙打旺的结果,其下坡的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均大于中坡和上坡,且下坡与上坡的差异显著(P<0.05)。 (2)补播沙打旺草地的地下生物量(0-40cm)与地上生物量的结果相似,即下坡>中坡>上坡。 (3)上述沙打旺的测定结果与各坡位0-40cm的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即同一时期的土壤含水量也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但土壤容重则与含水量呈相反的变化。 (4)补播了沙打旺的草地(0-40cm)各层土壤水分均大于未补播的封育草地(对照区),相反,土壤容重则是对照区大于补播区。说明补播沙打旺有效地增加了土壤的有机含量,提高了土壤吸水和保水能力,改善了土壤的水土条件。 (5)通过补播沙打旺其植物群落变成以优良牧草为建群种的草地。沙打旺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草群质量,而且地上生物量由对照区的382.5kg/hm2增加到1053.85kg/hm2,提高了近两倍。说明补播能大幅度提高天然草地的产草量。 (6)在同一坡向,不同坡位补播不同品种的牧草盖度,密度和生物量均明显比未补播的封育草地植被有所增加。而且下坡的补播效果最好,补播草种的高度、盖度、密度、频度和生物量均比中坡和上坡大。这与相应立地条件的土壤水分一致,即水分为阴面下坡>阴面中坡>阴面上坡。 (7)通过补播牧草与年降水量的关系,我们分析初步认为,在盐池地区4,5,6月份降水量大于60mm即具备了补播牧草的基本条件,若降水量大于100mm(降水丰年)补播牧草的条件会更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