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数字《十万个为什么》的设计与开发
【6h】

数字《十万个为什么》的设计与开发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6 其它问题

第二章 设计与开发

2.1 设计思路

2.2 所选用的资源与素材

2.3 开发者需要掌握的动画设计及软件操作的知识点

2.4 验收标准/规格参数

2.5 通过个案分析来阐述开发步骤——以《眼睛为什么能看见东西》为例

第三章 项目效果分析

3.1 成品完成情况

3.2 项目效果分析

3.3 研究结论

第四章 启示与建议

4.1 在效率和效果中问的平衡

4.2 改进教学模式,以项目制作带动实践教学

4.3 个案启示:用另一种方法来开发的动画

4.4 研究的不足总结

4.5 基于项目的持续发展的建议——搭建管理平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你最感兴趣的四个问题”调查问卷

附录二 作品效果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电子阅读潮流也开始兴起。电子阅读、多媒体课件等形式的出版物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出版物的主导地位。电子阅读,尤其是结合动画的富媒体内容,较之传统的阅读要容易的多,而其丰富的多媒体特性,也更受小学生的欢迎。孩子们通过图像的展示、声音的辅助、动画的描述以及互动功能的加入,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而《十万个为什么》作为风靡全国半个多世纪之久的百科全书,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它是新中国几代青少年的科学启蒙读物,已经成为中国原创科普图书的第一品牌。遗憾的是,这套丛书目前还没有出现完整的数字版,同时它所包含的一些“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显得日益陈旧。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结合传统纸质的《十万个为什么》,在软件工程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应用FLASH等软件,设计一套科学的流程,指导在校的大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按照动画设计的基本原理来创作出符合一定规格的多媒体课件。课件具备以下特征:即:在内容上,加入新的“为什么”,使“问题”更具有时代感,以迎合新一代小学生的口味;在形式上,结合图片、动画、讲解、音效及互动问答等多媒体手段,让“问题”的解答更全面,更立体。
   通过前期的调查、中期的实践、后期的效果评测,证明本研究是可行的。即:开发者能在一定的周期内,按照一定的流程开发出来受低年龄读者喜爱的多媒体课件作品。同时,这些符合电子阅读特点的多媒体课件的作品在学习效果和对学习兴趣的调动上,均优于传统的纸质阅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