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调制方式对宁夏典型粗饲料处理效果的研究
【6h】

不同调制方式对宁夏典型粗饲料处理效果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 秸秆利用现状

1.1 提高粗饲料利用率的意义

1.2 国内外秸秆利用现状

2 粗饲料加工调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2.1 物理处理法

2.2 化学处理法

2.3 生物处理法

3 反刍动物粗饲料降解率测定方法

3.1 体内法

3.2 半体内法

3.3 体外法

4 本试验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微贮添加剂及粗饲料组合方式对微贮品质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来源

1.2 试验材料的预处理

1.3 原料组合和添加剂使用方案

1.4 微贮方式

1.5 微贮品质的感官评价

1.6 微贮品质的实验室评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贮粗饲料感官评价

2.2 微贮粗饲料pH值

2.3 微贮NH3-N/TN值

2.4 微贮粗饲料有机酸

2.5 微贮粗饲料氨氮有机酸综合评定

3 讨论

3.1 感官评价

3.2 pH值

3.3 氨态氮和有机酸的综合评价

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贮存方式对粗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和饲料相对价值的影响

1 试验材料

1.1.试验材料的来源

1.2 试验材料的预处理

1.3 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

1.4 贮存方式

2 试验方法

2.1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2.2 粗饲料相对价值

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稻草和苜蓿混合微贮的常规营养成分和RFV

3.2 玉米秸和苜蓿混合微贮后常规营养成分和RFV

3.3 稻草微贮后常规营养成分和RFV

3.4 玉米秸微贮后常规营养成分和RFV

3.5 氨化稻草的常规营养成分和RFV

3.6 氨化玉米秸的常规营养成分和RFV

4 讨论

5、小结

第四章 不同贮存方式对粗饲料消化性能的影响

1 试验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仪器

2.2 待测样品处理

2.3 试剂与配制

2.4 试验步骤

2.5 测定指标及方法

2.6 数据统计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稻草与苜蓿混合微贮的体外消化率分析

3.2 玉米秸与苜蓿混合微贮的体外消化率

3.3 稻草微贮的体外消化率

3.4 玉米秸微贮的体外消化率

3.5 氨化稻草的体外消化率

3.6 氨化玉米秸的体外消化率

4 讨论

5、小结

第五章 论文总体结论

1 稻草和苜蓿混合微贮的评价和优选

2 玉米秸和苜蓿混合微贮的评价和优选

3 稻草微贮的评价和优选

4 玉米秸微贮的评价和优选

5 稻草氨化方法的评价和优选

6 玉米秸氨化方法的评价和优选

7 不同饲料适宜处理方法的评选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试验选取宁夏地区的典型粗饲料稻草、玉米秸和苜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乳酸菌、纤维素酶、尿素和氢氧化钠作为添加剂,分别以不同添加水平和组合方式对稻草、玉米秸和苜蓿进行单独和混合微贮和氨化-碱化复合处理。处理结束后,分别对其发酵品质、常规营养成分和常规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率进行测定。分析了上述四种添加剂对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添加剂处理效果的优劣,并对其处理方式进行了优选,从而选出最佳的粗饲料处理方式,为进一步的研究及生产实践提供数据支持。试验结果如下:
  1、微贮添加剂对粗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和纤维素酶的添加有效的降低了微贮饲料的pH值、氨态氮的含量,改善了微贮饲料的氨态氮和有机酸的综合评价等级,其中以纤维素酶的添加对于降低微贮饲料pH值的作用明显。在混合微贮饲料中稻草和玉米秸的添加降低了苜蓿饲料的缓冲能值,弥补了苜蓿饲料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不足的缺陷,改善了微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2、添加剂对粗饲料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纤维素酶、尿素和氢氧化钠的添加有效的改善了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提高了微贮饲料及氨化饲料的CP含量,显著的降低了饲料的NDF和ADF含量,提高了粗饲料的营养价值。其中玉米秸与苜蓿混合微贮的RFV值达到了166。并且乳酸菌对饲料常规营养成分的改善作用优于纤维素酶的作用。而尿素显著提高了饲料的CP含量,氢氧化钠则对于较低饲料NDF和ADF含量作用明显。
  3、添加剂对粗饲料常规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纤维素酶、尿素和氢氧化钠的添加有效的改善了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率。其中CP体外消化率、NDF体外消化率和ADF体外消化率随添加剂的添加明显提高。其中纤维素酶对于提高CP体外消化率的作用优于乳酸菌添加剂,氢氧化钠对于提高饲料NDF体外消化率和ADF体外消化率的作用显著。
  4、不同处理方式的优选
  通过对饲料发酵品质、常规营养成分及常规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率的综合分析,对不同饲料最佳处理方式的优选结果如下:
  稻草与苜蓿混合微贮组最佳微贮方式为:稻草和苜蓿按1∶2的比例混合后添加5g/t乳酸菌及1%纤维素酶;玉米秸与苜蓿混合微贮组最佳微贮方式为:玉米秸和苜蓿按1∶2的比例混合后添加5g/t乳酸菌及1%纤维素酶;稻草微贮的最佳方式为:添加7.5g/t乳酸菌及1.5%纤维素酶;玉米秸微贮的最佳方式为:添加2.5g/t乳酸菌及1%纤维素酶;稻草氮化-碱化复合处理的最佳方式为:尿素和氢氧化钠总添加量为8%,尿素和氢氧化钠的添加比例为1∶1;玉米秸氮化-碱化复合处理的最佳方式为:尿素和氢氧化钠总添加量为6%,尿素和氢氧化钠的添加比例为2∶1。
  对于试验所涉及的饲料原料而言,玉米秸及其与苜蓿混合微贮的效果均优于稻草及其与苜蓿混合微贮的效果。而尿素和氢氧化钠对稻草的处理效果则明显优于对玉米秸的处理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