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离子交换纤维经皮给药系统的释药特性及评价
【6h】

离子交换纤维经皮给药系统的释药特性及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前言

第一章处方前研究

第二章酮洛芬药物纤维的制备

第三章药物纤维结合机理的研究

第四章药物纤维凝胶的制备及其释放研究

第五章药物纤维凝胶经皮渗透及离子导入研究

第六章离子导入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

展开▼

摘要

离子交换纤维具有“储库”性质和解离平衡特点,可以作为新型的药物载体。本文将药物结合在纤维上,然后均匀分散在凝胶基质中制备药物纤维凝胶体系,并与普通凝胶对比考察了体外释放和体外渗透情况;同时研究了离子导入对其体外渗透情况影响,并进行了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对自行设计的模型的合理性进行最终的评价。 本论文以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ZB-2)为体系,研究了纤维的一些基本性质:纤维的湿真密度为0.28 g/ml,湿视密度为0.23 g/ml,比表面积为1.40x10<'4>m<'2>/g,全交换容量为3.1mmol/g,pKa为8.3,溶胀度为10%~30%。本文选用非甾体抗炎药酮洛芬为模型药物,研究中几个重要性质参数结果为:37℃条件下在水,生理盐水和PBS(pH7.4)中的平衡溶解度分别为176.1±7.2,184.7±2.8和2871.0±103.4 μg/ml;KP在正辛醇/水、正辛醇/生理盐水和正辛醇/pH7.4 PBS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分别为2.31、2.26和0.87;同时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用于药物和纤维的相互作用研究中药物含量的测定,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对凝胶体系进行研究中KP的含量测定。 分别采用静态法与动态法制备药物纤维,并考察了其释药情况,结果表明:该离子交换反应为放热反应;静态交换中粒径越小,药物溶液浓度越高,则反应越快越完全,温度越高,反应越快但是交换量降低;动态法中随着纤维粒径的增加,溶液浓度的加大,流速的加快,反应温度的升高,穿透点提前;通过固液接触角,显微照片,差示扫描热分析图谱和红外光谱研究药物纤维结合机理,结果表明药物是以离子键的形式结合在纤维上的;药物纤维的释药过程是药物纤维结合的逆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都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影响因素与结合过程相似。 设计正交实验确定了普通凝胶的最佳处方,在此基础上加入药物纤维制备药物纤维凝胶,以0.22μm微孔滤膜进行体外释放实验,考察了纤维和外加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能够降低因药物浓度的变化引起的释药变化的波动程度,起到了控制释药速率波动的缓冲剂的作用,但同时使释药速率降低。外加离子能够促进药物的释放,离子提供层是促进药物释放的有效方式。对药物纤维凝胶的体外释药过程进行拟合,结果符合Higuchi模型。 体外经皮渗透实验表明:纤维能够控制药物经皮渗透速率,离子提供层能提高药物的体 外渗透速率,结果与体外释放一致。离子导入能够促进药物纤维凝胶的经皮渗透,从8h的累积经皮渗透量增加的数量上来讲,普通凝胶和药物纤维凝胶都增加了约300 p∥cm。,说明离子导入能够克服纤维对释药的阻碍作用;从增加的程度上来讲,普通凝胶增加到2倍,而药物纤维凝胶增加到4倍。离子提供层能够促进并控制药物的经皮渗透,通过实验得出在离子导入作用下最优的离子提供层浓度为2.5%。对药物纤维凝胶在离子导入和离子提供层的作用下进行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并与普通凝胶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大鼠尾静脉注射的药时数据计算得到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凝胶的经皮给药的经皮速率R<,p>和时滞t<,L>。结果表明,药物纤维凝胶相对普通凝胶在相对生物利用度相当;药物纤维凝胶的Rp为1.424=0.98 mg.h<'-1>,时滞为t<,L>为0.51±0.04 h;普通凝胶的Rp为1.40±0.96 mg.h<'-1>,时滞t<,L>为0.68+0.07 h。体内研究结果表明药物纤维凝胶系统是可行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比普通凝胶更具有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