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氢青蒿素-氨基二硫代甲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6h】

双氢青蒿素-氨基二硫代甲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双氢青蒿素的研究进展

1.2.1 双氢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药理活性

1.3 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4 哌嗪类衍生物的进展

1.4.1 哌嗪类衍生物的抗疟活性研究

1.4.2 哌嗪类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1.5 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双氢青蒿素-氨基二硫代甲酸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和路线

2.1 课题的立题依据

2.2 目标化合物青蒿砜-氨基二硫代甲酸酯10的合成

2.2.1 青蒿砜-氨基二硫代甲酸酯10的逆合成分析

2.2.2 中间化合物青蒿砜3的合成

2.2.4 中间化合物青蒿砜-碘代物9的合成研究

2.2.5 目标化合物青蒿砜-氨基二硫代甲酸酯10的合成

2.3 目标化合物双氢青蒿素-哌嗪-氨基二硫代甲酸酯12的合成

2.4 研究结论

第三章 实验部分

3.1 仪器及试剂

3.2 青蒿砜化合物3的合成

3.2.2 青蒿砜3的合成

3.3 中间化合物8的合成

3.3.1 化合物7的合成

3.3.2 化合物8的合成

3.4.1 化合物4的合成

3.4.2 化合物5的合成

3.4.3 青蒿砜碘代物9的合成

3.5 青蒿砜-氨基二硫代甲酸酯10的合成

3.6 双氢青蒿素-哌嗪氨基二硫代甲酸酯12的合成

3.6.1 中间化合物11的合成

3.6.2 目标化合物12的合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迄今为止,国内及国外的科研工作者已经研发出多种青蒿素衍生物,青蒿素类药物作为一种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在临床上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抗疟药物,除此之外,还表现出了抗肿瘤、抗孕等多种生物活性。砜类化合物在抗疟方面明显的优于青蒿素,但是遗憾的是其在抗肿瘤方面始终是一片未知的领域。目前,已发现了多种含氮杂原子的化合物,其中氮原子以胺基和酰胺键的结构形式为最多。哌嗪类化合物由于其两个氮端的存在,其自身的性质导致了其在抗疟、抗肿瘤方面表现优异。考虑到双氢青蒿素、哌嗪、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独特的药理活性,我们以双氢青蒿素为起始原料,利用活性叠加原理,设计合成出了多种类型氨基二硫代甲酸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青蒿砜-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
  (1)以双氢青蒿素为起始物,经草酰氯酰化后,直接与硫代吗啉作用即可一步得到双氢青蒿素-硫代吗啉化合物;然后将双氢青蒿素-硫代吗啉经双氧水氧化得到了我们所需的中间体青蒿砜化合物3。(2)以1,6-己二醇为初始原料,经TBSCl单保护、与碘反应得TBS保护基的碘代物8,然后青蒿砜化合物3在LDA作用下与TBS保护的碘代物作用得到化合物4,经脱保护与碘代反应得青蒿砜-碘代物9;(3)青蒿砜-碘代物9与二硫化碳、二级胺作用得目标化合物——青蒿砜-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类衍生物10。
  二、双氢青蒿素-哌嗪-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
  以双氢青蒿素为起始物,经草酰氯酰化后,与哌嗪作用得到双氢青蒿素-哌嗪化合物11;化合物11与二硫化碳、卤代烃作用一锅煮条件下得到目标化合物—双氢青蒿素-哌嗪-氨基二硫代甲酸酯衍生物12。
  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及HR-MS得到确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