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蒙古土地退化与地区贫困研究
【6h】

内蒙古土地退化与地区贫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土地退化与地区贫困研究的意义与依据

1.1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国外研究进展

1.2.2国内研究进展

1.3土地退化与地区贫困研究的理论依据

1.3.1土地退化的概念和类型

1.3.2贫困定义和贫困地区的类型

1.3.3有关土地退化与贫困的理论

2内蒙古自治区土地退化与地区贫困问题状况

2.1内蒙古自治区自然条件与环境综述

2.1.1自然资源与环境综述

2.1.2内蒙古自治区土地退化状况概述

2.2内蒙古自治区贫困状况

2.2.1内蒙古贫困人口状况

2.2.2内蒙古贫困县分布状况

2.3内蒙古自治区土地退化与贫困地区空间分布的相关性

3.内蒙古自治区土地退化与贫困相关性分析讨论

3.1内蒙古自治区典型县土地退化与地区贫困相关性分析

3.1.1土地退化造成经济损失的分析方法

3.1.2土地退化与地区贫困相关性分析方法及指标选取

3.2内蒙古自治区典型县土地退化与地区贫困相关性结果

3.2.1典型县选取

3. 2.2典型县土地退化与地区贫困相关性结果

3.3内蒙古自治区土地退化与地区贫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3.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3.2土地退化与地区贫困相关性结果讨论

4内蒙古土地退化治理与缓贫分析

4.1土地退化可防治理论分析

4.1.1土地承载力具有可再生、修复和递增性

4.1.2土地资源生态保护

4.2扶贫开发的主要思路

4.3土地退化型贫困县的脱贫实践

5.内蒙古自治区土地退化防治与缓贫对策

5.1内蒙古自治区土地退化防治对策

5.1.1防治农耕地退化的对策

5.1.2不同区域森林退化恢复对策

5.1.3防治草地退化的对策

5.2内蒙古自治区缓贫对策

5.2.1综合治贫对策

5.2.2特殊对策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土地退化和地区贫困是制约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农牧区生活水平的两大难题。内蒙古土地退化发生面广、程度大;农牧区经济落后,贫困问题突出,对全区乃至于全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旨在研究土地退化与贫困的相关性,对国家制定防治土地退化、消除贫困政策,进行土地退化治理与扶贫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从地理空间分布入手,结合MAPGIS软件绘图方法来论证土地退化与地区贫困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县为最小分析单位,分析内蒙古土地退化县和贫困县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从地理空间分布上看,内蒙古土地退化地区与贫困地区在空间上存在较大的重叠性。主要表现在边境沿线荒漠化广布的少数民族贫困区、蒙东丘陵山区、沙区贫困区、阴山风蚀沙化贫困区及黄土高原沟壑贫困区中贫困旗县与人口的分布。这些地区不仅是内蒙古乃至于全国的防治土地退化的区域,同时也是内蒙古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 在地理空间分布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采取了相关性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分布于半干旱荒漠草原带、阴山农牧交错带、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的9个旗县的人均生产总值、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农牧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折纯量、农村用电量、农林牧渔总产值、粮食产量、年末牲畜存栏头数、土地退化比例10个影响农牧区经济水平的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地退化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85.17%,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系数75.84%。同时选出土地退化比例、农林牧渔总产值、化肥施用量、粮食产量等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相关性显著的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得出内蒙古自治区土地退化率的变化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为土地退化率每提高 1%,农牧民人均收入会分别减少 6.98、54.7、27.6、44.8元。如果土地退化率达到100%,即土地退化程度全部达到重度,则农牧民人均收入会分别减少698、5469、2756、4483元。表明土地退化是影响农牧民人均收入的重要因素,缓减贫困应从防治和治理土地退化方面入手。 最后结合全区的实际情况,以鄂尔多斯东胜区的缓贫工程为例,说明可以通过土地退化防治来缓减贫困。同时提出了内蒙古自治区治理土地退化、缓减地区贫困的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