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光子过程中Glauber-Lachs态光场与原子相互作用的量子特性
【6h】

多光子过程中Glauber-Lachs态光场与原子相互作用的量子特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量子纠缠理论与纠缠的度量

1.2 信息熵压缩

1.3 Glauber-Lachs态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多光子J-C模型中原子与Glauber-Lachs场态相互作用的量子纠缠

2.1 引言

2.2 理论模型

2.3 数据处理及结论分析

2.3.1 相干平均光子数对纠缠特性的影响

2.3.2 热平均光子数对纠缠特性的影响

2.3.3 跃迁光子数对纠缠特性的影晌

2.3.4 原子初态对纠缠特性的影响

2.3.5 各系统参量对系统的纠缠特性的作用之间的相互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与Glaubcr-Lachs态相互作用的双原子间的纠缠演化

3.1 引言

3.2 理论模型及波函数

3.3 数据处理及结论分析

3.3.1 相干平均光子数对纠缠特性的影响

3.3.2 热平均光子数对纠缠特性的影响

3.3.3 跃迁光子数对纠缠特性的影响

3.3.4 伴随双光子跃迁时原子间的纠缠特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光子J-C模型中与Glauber-Lachs态相互作用原子的熵压缩

4.1 引言

4.2 理论模型及波函数

4.3 数据处理及结论分析

4.3.1 相干平均光子数对熵压缩因子的影响

4.3.2 热平均光子数对熵压缩因子的影响

4.3.3 跃迁光子数对熵压缩因子的影响

4.3.4 原子初始参量对熵压缩因子的影响

4.3.5 伴随双光子跃迁熵压缩因子的特点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发表或已接受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一些非经典叠加场的构建,使量子光学的理论研究进一步贴近了实际情况,使得对更加实际的、复杂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系统的量子效应的研究成为现实。Glauber-Lachs态就是一个构造出的量子场态,是相干态和热场之间的中间量子态,它表示相干场和热场的叠加场,因而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性质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利用全量子理论,研究了多光子过程中原子与Glauber-Lachs态光场相互作用系统的量子效应。文章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量子纠缠及其度量的基本理论,和信息熵压缩理论。
  第二章讨论了相干平均光子数、热平均光子数、原子初态和跃迁光子数对多光子J-C模型中混合态原子与Glauber-Lachs态相互作用系统的纠缠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的纠缠度是相干平均光子数、热平均光子数的非单调函数;随着跃迁光子数的增加,系统的纠缠度的振荡频率明显增加,系统的平均纠缠度有减小趋势;原子初态虽然趋于基态和趋于激发态的程度相同,但对系统的平均纠缠度的影响不同;原子初态的混合程度越大,跃迁光子数对系统的平均纠缠度的破坏作用越明显。
  第三章讨论了相干平均光子数、热平均光子数和跃迁光子数对伴随多光子跃迁时与Glauber-Lachs态相互作用的两个原子间的纠缠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纠缠度是相干平均光子数的非单调函数;随着热平均光子数和跃迁光子数的增加,纠缠度有减小的趋势;伴随双光子跃迁时,纠缠度随时间的演化呈现周期性变化。
  第四章讨论了相干平均光子数、热平均光子数、跃迁光子数、原子初态对多光子J-C模型中与Glauber-Lachs态相互作用的混合态原子的信息熵压缩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子信息熵X分量没有熵压缩性质;相干平均光子数取值适当时,原子信息熵Y分量呈现熵压缩效应;热平均光子数、跃迁光子数会破坏原子信息熵Y分量的熵压缩;原子初态对原子信息熵Y分量能否呈现熵压缩效应没有决定性作用;伴随双光子跃迁时,原子的熵压缩因子的时间演化曲线呈现周期性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